经济频道
“有事儿你就找春玲,啥时候给她打电话都行。”
“赵书记办事实在,这几年让咱村发生很大变化。”
“你看这游园,原来是荒地,为了治理,春玲书记可没少下劲。”
……
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村里的每一件“小事”,“小书记”也能成就“大作为”。如今,走进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义庄村,提起村里的“领头雁”,村民们一致称赞。
赢得称赞,源自一名村干部实实在在的付出。
义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春玲,多年来用心用情为村里的发展拼搏奉献。助力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党员群众团结一心谋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一个好班子,才能带出一个好村子。赵春玲知道,村子要发展,支部首先要过硬,党员必须靠前站。
近年来,她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精心挑选“实用”“适用”课程,引导村“两委”干部开展学习并定期交流,切实提升大家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此外,还巧用党员联户、评优争先等机制,不断提高全村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干事热情,充分发挥党员在村内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筑牢党组织根基,村里上下团结一心,赵春玲誓言要让义庄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赵春玲全面摸清“家底”,深入开展走访,明确发展思路,先是通过公开招标、“四议两公开”等程序,成功流转村里集体土地给种粮大户,为集体经济带来固定增收。
村里之前有大片核桃林地,因树龄老化等原因病虫害严重,产量低,急需改变种植结构。赵春玲带着村“两委”干部到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又到外地进行考察,最终确定种植中草药连翘。经试验推广,之前的低产地块最终变身特色中草药种植园,带动30户村民增收。
村里部分村民以前自己流转土地,流转费不高。还是赵春玲,多方协调、调研,经过不断努力走出了“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的路子。成立合作社后,协助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的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让村集体和村民双双增收。
致富增收的同时,更要提升生活质量。
“这几年咱村变化很大,以前每到夏天就蚊蝇乱飞的荒地,如今变成了小公园!”站在村里的“筑梦园”里,很多村民记忆深刻。
前几年,正是赵春玲细致规划,带领党员群众清理垃圾、平整土地、种植绿植,付出大量努力,将一片废弃塌陷的荒地改造成了5000平方米的游园。现在游园游乐设施齐全,春有紫藤、秋有桂花,成为村民休闲纳凉、开展文体活动的首选地。
改变村容村貌,赵春玲一直在努力。推进修建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有图书室、村史馆等,功能齐全;粉刷墙壁,安装路灯,种植行道树;落实家户门口一米菜园项目,让村民体会环境宜居的幸福感。
提起赵春玲的功劳,很多村民还提起村里“厕所革命”。2022年,赵春玲计划推进全村270户户厕改造,改旱厕为水冲式卫生户厕。
虽是好事,但刚开始个别村民还是有顾虑。
当时,赵春玲扛起担子,一家一户给有顾虑的村民做工作,同时提出“样板间体验法”:先在几户党员家改建示范厕所,再组织村民现场参观。经过耐心做工作,原本抵触的村民没了顾虑,主动报名。最终,全村改厕率达100%。
村里的大小事,都是赵春玲的操心事。她经常对村“两委”干部说,要常到村民家中看一看、听一听,了解大家的所需、所想。
赵春玲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每个月必“三到”:一要到党员家里,听一听党员对村里发展规划有哪些好的建议;二要到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家中,看一看近期生活上有什么难题;三要到养殖户和种粮大户家中,了解他们在发展生产中需要什么支持。
“有啥事打我电话。”这是赵春玲走访时的口头禅。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她坚持把一件件“小事”做好。
村民常大娘70多岁,儿子和儿媳都有残疾,而且儿媳又患病,卧床不能自理。赵春玲经常到家里看望,帮助完善低保等补助,申请免费轮椅,为老人的儿子找到公益岗工作,还发动村“两委”干部定期开展帮扶活动。
这样温暖的事例,还有很多。基层平凡岗位,赵春玲用实际行动证明怎么做一个好书记。未来,她还将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为义庄村的发展继续贡献光和热。
记者 杜挺勇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有事儿你就找春玲,啥时候给她打电话都行。”
“赵书记办事实在,这几年让咱村发生很大变化。”
“你看这游园,原来是荒地,为了治理,春玲书记可没少下劲。”
……
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村里的每一件“小事”,“小书记”也能成就“大作为”。如今,走进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义庄村,提起村里的“领头雁”,村民们一致称赞。
赢得称赞,源自一名村干部实实在在的付出。
义庄村党支部书记赵春玲,多年来用心用情为村里的发展拼搏奉献。助力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党员群众团结一心谋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一个好班子,才能带出一个好村子。赵春玲知道,村子要发展,支部首先要过硬,党员必须靠前站。
近年来,她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精心挑选“实用”“适用”课程,引导村“两委”干部开展学习并定期交流,切实提升大家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此外,还巧用党员联户、评优争先等机制,不断提高全村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干事热情,充分发挥党员在村内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筑牢党组织根基,村里上下团结一心,赵春玲誓言要让义庄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赵春玲全面摸清“家底”,深入开展走访,明确发展思路,先是通过公开招标、“四议两公开”等程序,成功流转村里集体土地给种粮大户,为集体经济带来固定增收。
村里之前有大片核桃林地,因树龄老化等原因病虫害严重,产量低,急需改变种植结构。赵春玲带着村“两委”干部到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又到外地进行考察,最终确定种植中草药连翘。经试验推广,之前的低产地块最终变身特色中草药种植园,带动30户村民增收。
村里部分村民以前自己流转土地,流转费不高。还是赵春玲,多方协调、调研,经过不断努力走出了“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的路子。成立合作社后,协助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的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让村集体和村民双双增收。
致富增收的同时,更要提升生活质量。
“这几年咱村变化很大,以前每到夏天就蚊蝇乱飞的荒地,如今变成了小公园!”站在村里的“筑梦园”里,很多村民记忆深刻。
前几年,正是赵春玲细致规划,带领党员群众清理垃圾、平整土地、种植绿植,付出大量努力,将一片废弃塌陷的荒地改造成了5000平方米的游园。现在游园游乐设施齐全,春有紫藤、秋有桂花,成为村民休闲纳凉、开展文体活动的首选地。
改变村容村貌,赵春玲一直在努力。推进修建全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有图书室、村史馆等,功能齐全;粉刷墙壁,安装路灯,种植行道树;落实家户门口一米菜园项目,让村民体会环境宜居的幸福感。
提起赵春玲的功劳,很多村民还提起村里“厕所革命”。2022年,赵春玲计划推进全村270户户厕改造,改旱厕为水冲式卫生户厕。
虽是好事,但刚开始个别村民还是有顾虑。
当时,赵春玲扛起担子,一家一户给有顾虑的村民做工作,同时提出“样板间体验法”:先在几户党员家改建示范厕所,再组织村民现场参观。经过耐心做工作,原本抵触的村民没了顾虑,主动报名。最终,全村改厕率达100%。
村里的大小事,都是赵春玲的操心事。她经常对村“两委”干部说,要常到村民家中看一看、听一听,了解大家的所需、所想。
赵春玲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每个月必“三到”:一要到党员家里,听一听党员对村里发展规划有哪些好的建议;二要到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家中,看一看近期生活上有什么难题;三要到养殖户和种粮大户家中,了解他们在发展生产中需要什么支持。
“有啥事打我电话。”这是赵春玲走访时的口头禅。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她坚持把一件件“小事”做好。
村民常大娘70多岁,儿子和儿媳都有残疾,而且儿媳又患病,卧床不能自理。赵春玲经常到家里看望,帮助完善低保等补助,申请免费轮椅,为老人的儿子找到公益岗工作,还发动村“两委”干部定期开展帮扶活动。
这样温暖的事例,还有很多。基层平凡岗位,赵春玲用实际行动证明怎么做一个好书记。未来,她还将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为义庄村的发展继续贡献光和热。
记者 杜挺勇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