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聚焦
7月7日出版的《河南日报》以“打卡红色之路 铭记英雄之名”为题,对我省一些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和桥梁作了特别报道,其中,着重讲述了位于我市博爱县的鸿昌路背后的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致敬革命先烈。
文章开篇写道:昂首挺立,身着戎装,手持佩剑,阳光下的吉鸿昌雕像高大英武,正远眺巍峨的太行山。雕像前车水马龙的道路,就是博爱县城南部的东西向交通干道——鸿昌路。
吉鸿昌是周口市扶沟县人,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参与抗日斗争的地点主要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多伦等地。
博爱县与吉鸿昌将军因何“结缘”?这篇文章给出了答案。据博爱县文史专家何世国介绍,博爱县正是在吉鸿昌将军的提请下设立的,他是博爱县的奠基人之一。1927年9月,为了宣传民族团结与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在当地驻军的吉鸿昌将军建议,将丹河以东地区四乡十五图(明清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从沁阳划出,单独设立博爱县。经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批准,博爱县正式设立。
2005年,博爱县为了纪念吉鸿昌将军,将一段道路命名为鸿昌路,长约5.5公里,目前是327国道的一部分。
如今,吉鸿昌将军的事迹和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铭刻在博爱人的心中。多年来,该县中小学校坚持开展吉鸿昌抗日事迹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建县历史、鸿昌路的由来,在他们心中厚植爱国情怀。
(记者赵改玲)
总值班:程红利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史 凯 |
编 辑:赵银岷 |
校 对:王 莹 |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7月7日出版的《河南日报》以“打卡红色之路 铭记英雄之名”为题,对我省一些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和桥梁作了特别报道,其中,着重讲述了位于我市博爱县的鸿昌路背后的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致敬革命先烈。
文章开篇写道:昂首挺立,身着戎装,手持佩剑,阳光下的吉鸿昌雕像高大英武,正远眺巍峨的太行山。雕像前车水马龙的道路,就是博爱县城南部的东西向交通干道——鸿昌路。
吉鸿昌是周口市扶沟县人,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参与抗日斗争的地点主要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多伦等地。
博爱县与吉鸿昌将军因何“结缘”?这篇文章给出了答案。据博爱县文史专家何世国介绍,博爱县正是在吉鸿昌将军的提请下设立的,他是博爱县的奠基人之一。1927年9月,为了宣传民族团结与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在当地驻军的吉鸿昌将军建议,将丹河以东地区四乡十五图(明清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和崇下乡四图的部分村庄,从沁阳划出,单独设立博爱县。经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批准,博爱县正式设立。
2005年,博爱县为了纪念吉鸿昌将军,将一段道路命名为鸿昌路,长约5.5公里,目前是327国道的一部分。
如今,吉鸿昌将军的事迹和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铭刻在博爱人的心中。多年来,该县中小学校坚持开展吉鸿昌抗日事迹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建县历史、鸿昌路的由来,在他们心中厚植爱国情怀。
(记者赵改玲)
总值班:程红利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史 凯 |
编 辑:赵银岷 |
校 对:王 莹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