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3月12日下午,市博物馆再次为河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专场活动和手工艺研学项目,包括西班牙、立陶宛、日本在内的近30位教职工参与活动。活动中,博物馆的小小陶瓶,成为一座展示焦作古代历史和文物、城市风情风貌的文化桥梁,通过邀请参加活动的外教手绘陶瓶,“绘”出了不同国家多元文化的情缘。
体验汉服、看文物、逛文创、用导览机浏览3D文物高清影像、使用AR软件自制虚拟铜镜、给陶器修复上色、看非遗年画……一位来自河南理工大学的外教掩饰不住兴奋之情:“没想到带来这么多惊喜。”
这次活动的重头戏是手工彩绘陶瓶,河南理工大学的外教从手足无措到全情投入,完成了人生第一件手绘作品。从小公鸡、中国龙到焦作风景,多姿多彩的陶瓶画面,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快乐的文化交流。来自西班牙的交流学者、博士安迪说:“这个博物馆太有趣了。我从未在陶瓶上作过画,今天完成了第一件作品,它跟我的汉服很搭配。我会再来博物馆寻找更多文物信息的。”来自立陶宛的学者菲利普依次指出他手绘陶瓶的各个元素,河水、沙滩、小船、天空,甚至还有雨滴落下。他说:“这就是焦作大沙河。”来自日本的学者间宫美树在陶瓶上绘制了清新淡雅的樱花和草地说:“我这是向焦作介绍我的国家。”
河南理工大学国际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新娟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该校国际学院外教第一次到市博物馆,小小陶瓶更是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也让这些外教领略了市博物馆的魅力。”
据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不断创新,用现代、青春的语言讲好文物故事,并让古老文物变身文创产品,“圈粉”不少年轻人、在焦外国人。
(记者 赵改玲)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3月12日下午,市博物馆再次为河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专场活动和手工艺研学项目,包括西班牙、立陶宛、日本在内的近30位教职工参与活动。活动中,博物馆的小小陶瓶,成为一座展示焦作古代历史和文物、城市风情风貌的文化桥梁,通过邀请参加活动的外教手绘陶瓶,“绘”出了不同国家多元文化的情缘。
体验汉服、看文物、逛文创、用导览机浏览3D文物高清影像、使用AR软件自制虚拟铜镜、给陶器修复上色、看非遗年画……一位来自河南理工大学的外教掩饰不住兴奋之情:“没想到带来这么多惊喜。”
这次活动的重头戏是手工彩绘陶瓶,河南理工大学的外教从手足无措到全情投入,完成了人生第一件手绘作品。从小公鸡、中国龙到焦作风景,多姿多彩的陶瓶画面,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快乐的文化交流。来自西班牙的交流学者、博士安迪说:“这个博物馆太有趣了。我从未在陶瓶上作过画,今天完成了第一件作品,它跟我的汉服很搭配。我会再来博物馆寻找更多文物信息的。”来自立陶宛的学者菲利普依次指出他手绘陶瓶的各个元素,河水、沙滩、小船、天空,甚至还有雨滴落下。他说:“这就是焦作大沙河。”来自日本的学者间宫美树在陶瓶上绘制了清新淡雅的樱花和草地说:“我这是向焦作介绍我的国家。”
河南理工大学国际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新娟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该校国际学院外教第一次到市博物馆,小小陶瓶更是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也让这些外教领略了市博物馆的魅力。”
据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不断创新,用现代、青春的语言讲好文物故事,并让古老文物变身文创产品,“圈粉”不少年轻人、在焦外国人。
(记者 赵改玲)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