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由我国司法部表彰,2023年她获此荣誉,不仅如此,她还获得了焦作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焦作市“金牌调解员”等荣誉。
2016年她从中站区人民法院退休,成为中站区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8年来,各种矛盾纠纷被她一次又一次化解,求助的群众、企业被她一个又一个帮助。经她调解的案件,从未出现民转刑案件,从未发生过一件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她叫刘银凤,现任中站区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
“调解工作让我‘上瘾’,虽然已退休,虽然干了这么多年了,虽然有苦有累,但哪天不让我干了,真的会很舍不得。”这是9月6日,63岁的刘银凤接受采访时的朴实话语。
舍不得农民朋友,她变身守护者
干调解工作8年来,刘银凤充分发挥自己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用心用情及时为民服务。当被问到最有成就感的事时,她讲解了一起帮农民工讨薪过年的事。
2021年春节前夕,70多名农民工为讨薪回家过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刘银凤了解情况后,火速赶往现场,主动与中站区劳动监察大队取得联系。她一方面稳定农民工情绪,另一方面迅速联系相关公司,向公司负责人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内容,指出农民工的工资报酬是他们付出辛苦劳动挣取的血汗钱,也是维持基本生活的主要来源,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如若不然,公司必将承担法律后果。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连续五天的努力,涉事各方终于达成一致协议,70多名工人年前拿到近500万元工资。“当我看到他们拿到工资时的幸福笑容,我的心里也很激动,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更加坚定我要为人民调解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刘银凤满含深情地说。
放不下企业,她成为引导者
2023年10月,刘银凤接到中站区人民法院转交的一起涉企纠纷诉前调解案件,她当即联系双方企业了解情况。
“了解情况后,我发现,双方矛盾纠纷焦点在被告公司违背诚信原则,未按合同清算劳务费用和施工工资。”刘银凤回忆道。
对症下药,才能尽快药到病除。刘银凤耐心给被告企业负责人讲解法律法规,以法论事、以理服人,引导其做好负责任的企业。经过多次沟通调解,双方达成和解,被告企业支付了拖欠钱款。调解结束后,就公司存在的问题,刘银凤又向其提出建议及改进方案,促进企业合法经营发展。
事后,被告企业负责人专程向刘银凤表示感谢:“多亏了您的指导,让我们增强了法律意识,明白了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更好地发展。”
砥砺前行,她勇做调解工作奋斗者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人民调解员,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追求进步的奋斗者。”刘银凤常常把这句话记在心头。
为高质量完成调解工作,她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专业内容,积极参加调解员专项培训及法律知识大讲堂,并时常与法院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新的法律法规等。
通过学习实践,她创立了“听、稳、创、提、化、跟”工作法。“听”,有助于全面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和矛盾焦点;“稳”,能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创”,鼓励创新调解思路和方法,提高调解的成功率;“提”,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以便减少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消耗;“化”,致力于从根源化解矛盾,实现长治久安,防止矛盾再次发生;“跟”,跟进督促协议履行,巩固调解成果,提升当事人对调解工作的信任度。近3年来,利用此工作法,她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是刘银凤的座右铭。她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关心年轻调解员的成长,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倾囊传授自己总结出来的调解技巧与方法,并在中站区司法局定期召开的专职调解员培训会上,分享工作与学习经验,在言传身教中做好年轻调解员的指路人。
(记者 胡 月)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由我国司法部表彰,2023年她获此荣誉,不仅如此,她还获得了焦作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焦作市“金牌调解员”等荣誉。
2016年她从中站区人民法院退休,成为中站区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8年来,各种矛盾纠纷被她一次又一次化解,求助的群众、企业被她一个又一个帮助。经她调解的案件,从未出现民转刑案件,从未发生过一件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她叫刘银凤,现任中站区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
“调解工作让我‘上瘾’,虽然已退休,虽然干了这么多年了,虽然有苦有累,但哪天不让我干了,真的会很舍不得。”这是9月6日,63岁的刘银凤接受采访时的朴实话语。
舍不得农民朋友,她变身守护者
干调解工作8年来,刘银凤充分发挥自己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用心用情及时为民服务。当被问到最有成就感的事时,她讲解了一起帮农民工讨薪过年的事。
2021年春节前夕,70多名农民工为讨薪回家过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刘银凤了解情况后,火速赶往现场,主动与中站区劳动监察大队取得联系。她一方面稳定农民工情绪,另一方面迅速联系相关公司,向公司负责人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内容,指出农民工的工资报酬是他们付出辛苦劳动挣取的血汗钱,也是维持基本生活的主要来源,应当及时足额支付,如若不然,公司必将承担法律后果。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连续五天的努力,涉事各方终于达成一致协议,70多名工人年前拿到近500万元工资。“当我看到他们拿到工资时的幸福笑容,我的心里也很激动,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更加坚定我要为人民调解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刘银凤满含深情地说。
放不下企业,她成为引导者
2023年10月,刘银凤接到中站区人民法院转交的一起涉企纠纷诉前调解案件,她当即联系双方企业了解情况。
“了解情况后,我发现,双方矛盾纠纷焦点在被告公司违背诚信原则,未按合同清算劳务费用和施工工资。”刘银凤回忆道。
对症下药,才能尽快药到病除。刘银凤耐心给被告企业负责人讲解法律法规,以法论事、以理服人,引导其做好负责任的企业。经过多次沟通调解,双方达成和解,被告企业支付了拖欠钱款。调解结束后,就公司存在的问题,刘银凤又向其提出建议及改进方案,促进企业合法经营发展。
事后,被告企业负责人专程向刘银凤表示感谢:“多亏了您的指导,让我们增强了法律意识,明白了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更好地发展。”
砥砺前行,她勇做调解工作奋斗者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人民调解员,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追求进步的奋斗者。”刘银凤常常把这句话记在心头。
为高质量完成调解工作,她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专业内容,积极参加调解员专项培训及法律知识大讲堂,并时常与法院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新的法律法规等。
通过学习实践,她创立了“听、稳、创、提、化、跟”工作法。“听”,有助于全面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和矛盾焦点;“稳”,能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创”,鼓励创新调解思路和方法,提高调解的成功率;“提”,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以便减少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消耗;“化”,致力于从根源化解矛盾,实现长治久安,防止矛盾再次发生;“跟”,跟进督促协议履行,巩固调解成果,提升当事人对调解工作的信任度。近3年来,利用此工作法,她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是刘银凤的座右铭。她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主动关心年轻调解员的成长,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倾囊传授自己总结出来的调解技巧与方法,并在中站区司法局定期召开的专职调解员培训会上,分享工作与学习经验,在言传身教中做好年轻调解员的指路人。
(记者 胡 月)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