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全市文旅复盘观察之一
新闻中心首页
这个“五一”,焦作太热闹了!7条旅游精品线路、500场特色文旅活动,拉动焦作全域文旅市场同频共振。
据统计,“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598.44万人次,同比增长24.08%,接待游客人次相当于焦作全域人口的近两倍。
为什么焦作文旅战绩亮眼?答案在于:近年来,焦作文旅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持续构建全域供给新模式,积极改变供给内容与形式,迎来了焦作文旅市场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盛景。
全域引流、全城联动、全时消费!从今年“五一”假期的盛况我们可以观察到:焦作主力景区依旧引领风骚,而城区、乡村、博物馆、图书馆、商场、古街区等旅游打卡点,同样也上演了“人从众”场景;文旅市场可提供的产品已不仅仅是秀丽山水,而是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打造的乡村游、美食游、露营游、太极游、城区游、研学游等主题文旅产品;焦作各县(市、区)盘家底、亮品牌,积极践行文旅融合。
怀川处处有美景。
今年“五一”假期,修武县累计接待游客73.637万人次,其中云台山景区贡献率最大。令人欣喜的是,在云台山景区的辐射带动下,该县全域布景,整合全县旅游景点、民宿、餐馆、特色商品等文旅资源,推出了修武七线、修武七居、修武七味、修武七馆、修武七宝等“七系列”产品,让文旅新品赢得市场。
沁阳市今年“五一”接待游客66.223万人次,实现了历史新高。该市以神农山景区为核心,坚持全城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环节做足文章,所推出的100余场次适合各类游客需求的文旅体验活动,成为沁阳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
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延展文旅服务链条。山水旅游资源相对薄弱的县(市、区),如武陟、孟州等地,强塑文化牌,推出研学游、美食游、乡村游等文旅精品,吸引八方游客。
今年“五一”假期,武陟县推出了红色教育、黄河研学、休闲观光、沉浸体验等系列文旅主题活动,构建“文化引游、旅游引人、食景留人”武陟假日游商圈,将文旅服务延伸至旅游乡村、黄河岸边。孟州市主打韩愈文化牌,创新性开展“四地联动”,打造韩愈文化研学游。
全域联动,各美其美。今年“五一”假期,焦作丰富的文旅产品再次令游客惊艳,深层次表达了焦作文旅的别样魅力。
全域旅游,其重要背书是城市文化多元素的融入。今年“五一”,焦作文旅以“畅游五一·相约焦作”为主题,推出了山水游、太极游、乡村游、城市游、美食游、露营游、研学游7条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呈现“大美焦作”。
你可以以焦作城区为坐标,沿着“太行明珠·山水画廊”,遍赏“焦作旅游十佳名景”;你可以在“人间烟火·夜色可餐”的焦作城区,体验“嗨”啤音乐节的深夜狂欢。你可以走进陈家沟,沿着温县陈家沟景区—陈家沟国际太极院—蜜雪集团·大咖国际茶饮梦工厂—怀山堂“四大怀药”创意园区—温县太极庄怀药小镇—温县小麦博物馆,体验多彩古温。
当然,你还可以沿着焦作文旅推荐的“清幽古村·乡野休闲”乡村旅游线路和“游学焦作·走读怀川”研学旅游线路,在国保单位——市高新区(示范区)寨卜昌古民居内听首村歌,在武陟万花庄村遇到“十二花神”,在博爱县磨头镇西张赶村体验中原竹林水乡的魅力。
精品旅游线路令游客迷醉,各景区(点)制造的“小惊喜”也让游客流连忘返。云台山景区向游客赠送胡辣汤;云台抖影城打造了“文玩与小吃”系列活动;在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的河岸上,游客们搭起了帐篷看星空;在武陟万花庄,小小村庄也办起了啤酒音乐节;修武县周庄镇别出心裁,以“面粉”为主题,举办了“‘面’向未来、‘烹’然心动”面点大赛;孟州市围绕快活林文旅小镇,举办了“快活夜宴”活动。
“五一”假期,焦作文旅市场还举办了“首届怀川美食文化节”“网络达人话焦作”和100场非遗进景区、进民宿以及450场次群众文化活动和150场次阅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
五彩缤纷,快乐“五一”。各项活动的背后,是焦作文旅对市场的深思熟虑,对焦作丰富文旅资源的高度自信,是全域一盘棋、统筹谋划的顶层思维。
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焦作文旅紧跟市场步伐,走出了新格调。
从2023年“十个一百”系列文旅活动到今年“五十五百”文旅系列活动,从2023年“五月因爱来焦作”登上全国微博热搜榜,到今年“畅游五一·相约焦作”人气爆棚,焦作文旅强塑全域文旅品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道路越走越坚定。
值得点赞的是,今年“五一”,我市各县(市、区)纷纷自信亮牌。“体验怀川·自在沁阳”“韩愈故里·追‘孟’之旅”“豫见太极·醉美温县”“竹林水乡·‘博’览美景”“游武陟·读黄河”“一行相伴·惬意修武”“漫游解放·悦享生活”“古厚今优·自在山阳”“大美中站·悠享生活”“连通古今·魅力马村”“沙河水韵·乐游高新”,各县(市、区)从自身特色出发,积极融入全市文旅生活,争相抢抓文旅红利,打造全新的消费增长极,激发全社会经济活力。
文旅是一种生活,焦作正创新性地为各地游客、焦作百姓营造与众不同的文旅新生活。开启全域文旅供给新模式,是焦作开启这段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记者 王玮萱)
总值班:胡培军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拜利萍 |
编 辑:刘鸣捷 |
校 对:刘 勇 |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这个“五一”,焦作太热闹了!7条旅游精品线路、500场特色文旅活动,拉动焦作全域文旅市场同频共振。
据统计,“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598.44万人次,同比增长24.08%,接待游客人次相当于焦作全域人口的近两倍。
为什么焦作文旅战绩亮眼?答案在于:近年来,焦作文旅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持续构建全域供给新模式,积极改变供给内容与形式,迎来了焦作文旅市场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盛景。
全域引流、全城联动、全时消费!从今年“五一”假期的盛况我们可以观察到:焦作主力景区依旧引领风骚,而城区、乡村、博物馆、图书馆、商场、古街区等旅游打卡点,同样也上演了“人从众”场景;文旅市场可提供的产品已不仅仅是秀丽山水,而是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打造的乡村游、美食游、露营游、太极游、城区游、研学游等主题文旅产品;焦作各县(市、区)盘家底、亮品牌,积极践行文旅融合。
怀川处处有美景。
今年“五一”假期,修武县累计接待游客73.637万人次,其中云台山景区贡献率最大。令人欣喜的是,在云台山景区的辐射带动下,该县全域布景,整合全县旅游景点、民宿、餐馆、特色商品等文旅资源,推出了修武七线、修武七居、修武七味、修武七馆、修武七宝等“七系列”产品,让文旅新品赢得市场。
沁阳市今年“五一”接待游客66.223万人次,实现了历史新高。该市以神农山景区为核心,坚持全城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环节做足文章,所推出的100余场次适合各类游客需求的文旅体验活动,成为沁阳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
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延展文旅服务链条。山水旅游资源相对薄弱的县(市、区),如武陟、孟州等地,强塑文化牌,推出研学游、美食游、乡村游等文旅精品,吸引八方游客。
今年“五一”假期,武陟县推出了红色教育、黄河研学、休闲观光、沉浸体验等系列文旅主题活动,构建“文化引游、旅游引人、食景留人”武陟假日游商圈,将文旅服务延伸至旅游乡村、黄河岸边。孟州市主打韩愈文化牌,创新性开展“四地联动”,打造韩愈文化研学游。
全域联动,各美其美。今年“五一”假期,焦作丰富的文旅产品再次令游客惊艳,深层次表达了焦作文旅的别样魅力。
全域旅游,其重要背书是城市文化多元素的融入。今年“五一”,焦作文旅以“畅游五一·相约焦作”为主题,推出了山水游、太极游、乡村游、城市游、美食游、露营游、研学游7条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呈现“大美焦作”。
你可以以焦作城区为坐标,沿着“太行明珠·山水画廊”,遍赏“焦作旅游十佳名景”;你可以在“人间烟火·夜色可餐”的焦作城区,体验“嗨”啤音乐节的深夜狂欢。你可以走进陈家沟,沿着温县陈家沟景区—陈家沟国际太极院—蜜雪集团·大咖国际茶饮梦工厂—怀山堂“四大怀药”创意园区—温县太极庄怀药小镇—温县小麦博物馆,体验多彩古温。
当然,你还可以沿着焦作文旅推荐的“清幽古村·乡野休闲”乡村旅游线路和“游学焦作·走读怀川”研学旅游线路,在国保单位——市高新区(示范区)寨卜昌古民居内听首村歌,在武陟万花庄村遇到“十二花神”,在博爱县磨头镇西张赶村体验中原竹林水乡的魅力。
精品旅游线路令游客迷醉,各景区(点)制造的“小惊喜”也让游客流连忘返。云台山景区向游客赠送胡辣汤;云台抖影城打造了“文玩与小吃”系列活动;在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的河岸上,游客们搭起了帐篷看星空;在武陟万花庄,小小村庄也办起了啤酒音乐节;修武县周庄镇别出心裁,以“面粉”为主题,举办了“‘面’向未来、‘烹’然心动”面点大赛;孟州市围绕快活林文旅小镇,举办了“快活夜宴”活动。
“五一”假期,焦作文旅市场还举办了“首届怀川美食文化节”“网络达人话焦作”和100场非遗进景区、进民宿以及450场次群众文化活动和150场次阅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
五彩缤纷,快乐“五一”。各项活动的背后,是焦作文旅对市场的深思熟虑,对焦作丰富文旅资源的高度自信,是全域一盘棋、统筹谋划的顶层思维。
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焦作文旅紧跟市场步伐,走出了新格调。
从2023年“十个一百”系列文旅活动到今年“五十五百”文旅系列活动,从2023年“五月因爱来焦作”登上全国微博热搜榜,到今年“畅游五一·相约焦作”人气爆棚,焦作文旅强塑全域文旅品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道路越走越坚定。
值得点赞的是,今年“五一”,我市各县(市、区)纷纷自信亮牌。“体验怀川·自在沁阳”“韩愈故里·追‘孟’之旅”“豫见太极·醉美温县”“竹林水乡·‘博’览美景”“游武陟·读黄河”“一行相伴·惬意修武”“漫游解放·悦享生活”“古厚今优·自在山阳”“大美中站·悠享生活”“连通古今·魅力马村”“沙河水韵·乐游高新”,各县(市、区)从自身特色出发,积极融入全市文旅生活,争相抢抓文旅红利,打造全新的消费增长极,激发全社会经济活力。
文旅是一种生活,焦作正创新性地为各地游客、焦作百姓营造与众不同的文旅新生活。开启全域文旅供给新模式,是焦作开启这段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记者 王玮萱)
总值班:胡培军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拜利萍 |
编 辑:刘鸣捷 |
校 对:刘 勇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