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脚下安全” 堵住那张“吃人的嘴”
新闻中心首页
小小井盖,遍布城乡各个角落,“井盖吃人”的新闻在各地时有发生,如何消除安全隐患,守护群众“脚下安全”?去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依托大数据,对井盖进行信息化管理,精准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收到明显效果,这一做法也得到了网友的一致称赞。
为消除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脚下安全”,2021年,省委、省政府将城市公共区域窨井设施专项整治列为我省重点民生实事,并印发了《河南省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市城市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小井盖、大民生”理念,下足“绣花”功夫,精心组织实施,通过制订专项整治方案、开展全面普查、打造样板路等系列措施,狠抓落实。
去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整治行动,在井盖信息普查上,发挥数字城管科技平台的作用,在原地理信息地图的基础上,将新普查的窨井盖信息全部纳入数字城管平台,建立“一井一权属,一盖一编号”的电子档案,推动窨井盖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推进窨井盖整治工作。
目前,市城市管理局共录入普查数据库33.4万余个井盖信息,其中问题井盖2.78万个,2021年累计整治各类问题井盖15271个。2022年,计划整治1万个,截至4月底,已整治各类问题井盖4356个。
对我市治理井盖取得的成绩,网友给予充分肯定。网友“平安”说,“小井盖”关乎于“大民生”,每每看到“井盖吃人”的新闻都特别痛心。城市管理部门和井盖所属单位,只有真正意识到井盖存在的隐患,认真落实责任,从源头上治理,才能彻底消除危险因素,真正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从城市管理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这次整治是下了真功夫。
城市平坦的道路下面是错综复杂的管道、线路网,污水、雨水、供水、供暖、供气等管道阡陌纵横,粗大的污水、雨水管道更是危险重重,这些管道的检修口都在路面,为了确保安全,产权单位会在检修后盖上井盖,如果路面上的井盖出现松动、缺失等情况,无论是人还是车辆,从此经过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事故。
“几天前,西安市一名3岁男童掉进没有盖盖子的下水道被水冲走的新闻牵动着全国网友的心。”网友“默默然”说,事故发生后,西安市多个部门对男童展开搜救但至今仍无消息。“眼睁睁看着儿子被管道里的流水冲向远处,直至消失”,孩子父亲说的话,刺痛了大家的神经。治理问题井盖刻不容缓,建议政府出台规定,所有井盖下必须安装安全网,用安全网为窨井加上一道防护屏障。
网友“小时光”说,从我市多条道路上更换的井盖来看,城市管理部门在落实治理问题井盖的工作上下足了功夫。现在,新更换的井盖中,水务井盖用蓝色、燃气井盖用黄色、热力井盖用红色,群众从颜色上就可以分辨井盖的产权单位,看到问题井盖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产权单位进行维修更换,这样的措施的确不错。
网友“时尚琪琪”说,消除问题井盖守护的是群众安全,体现的是城市温度和管理能力。如今,城管部门在消除问题井盖的同时,还融入了我市的太极文化,让井盖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提升城市品质,值得称赞。
网友“王竹”说,守护老百姓“脚下安全”,真正堵住井盖那张“吃人的嘴”,治标之策是要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治本之策则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前者是技术问题,后者是责任问题。根治问题井盖任重道远,不是靠一次行动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政府部门要将井盖治理工作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在管理上加大追责力度,如果井盖引发安全问题,要对产权单位负责人追责,只有引起负责人的重视,才能真正守护住安全底线。
(记者 朱颖江)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小小井盖,遍布城乡各个角落,“井盖吃人”的新闻在各地时有发生,如何消除安全隐患,守护群众“脚下安全”?去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依托大数据,对井盖进行信息化管理,精准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收到明显效果,这一做法也得到了网友的一致称赞。
为消除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脚下安全”,2021年,省委、省政府将城市公共区域窨井设施专项整治列为我省重点民生实事,并印发了《河南省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市城市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小井盖、大民生”理念,下足“绣花”功夫,精心组织实施,通过制订专项整治方案、开展全面普查、打造样板路等系列措施,狠抓落实。
去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整治行动,在井盖信息普查上,发挥数字城管科技平台的作用,在原地理信息地图的基础上,将新普查的窨井盖信息全部纳入数字城管平台,建立“一井一权属,一盖一编号”的电子档案,推动窨井盖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推进窨井盖整治工作。
目前,市城市管理局共录入普查数据库33.4万余个井盖信息,其中问题井盖2.78万个,2021年累计整治各类问题井盖15271个。2022年,计划整治1万个,截至4月底,已整治各类问题井盖4356个。
对我市治理井盖取得的成绩,网友给予充分肯定。网友“平安”说,“小井盖”关乎于“大民生”,每每看到“井盖吃人”的新闻都特别痛心。城市管理部门和井盖所属单位,只有真正意识到井盖存在的隐患,认真落实责任,从源头上治理,才能彻底消除危险因素,真正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从城市管理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这次整治是下了真功夫。
城市平坦的道路下面是错综复杂的管道、线路网,污水、雨水、供水、供暖、供气等管道阡陌纵横,粗大的污水、雨水管道更是危险重重,这些管道的检修口都在路面,为了确保安全,产权单位会在检修后盖上井盖,如果路面上的井盖出现松动、缺失等情况,无论是人还是车辆,从此经过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事故。
“几天前,西安市一名3岁男童掉进没有盖盖子的下水道被水冲走的新闻牵动着全国网友的心。”网友“默默然”说,事故发生后,西安市多个部门对男童展开搜救但至今仍无消息。“眼睁睁看着儿子被管道里的流水冲向远处,直至消失”,孩子父亲说的话,刺痛了大家的神经。治理问题井盖刻不容缓,建议政府出台规定,所有井盖下必须安装安全网,用安全网为窨井加上一道防护屏障。
网友“小时光”说,从我市多条道路上更换的井盖来看,城市管理部门在落实治理问题井盖的工作上下足了功夫。现在,新更换的井盖中,水务井盖用蓝色、燃气井盖用黄色、热力井盖用红色,群众从颜色上就可以分辨井盖的产权单位,看到问题井盖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产权单位进行维修更换,这样的措施的确不错。
网友“时尚琪琪”说,消除问题井盖守护的是群众安全,体现的是城市温度和管理能力。如今,城管部门在消除问题井盖的同时,还融入了我市的太极文化,让井盖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提升城市品质,值得称赞。
网友“王竹”说,守护老百姓“脚下安全”,真正堵住井盖那张“吃人的嘴”,治标之策是要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治本之策则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前者是技术问题,后者是责任问题。根治问题井盖任重道远,不是靠一次行动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政府部门要将井盖治理工作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在管理上加大追责力度,如果井盖引发安全问题,要对产权单位负责人追责,只有引起负责人的重视,才能真正守护住安全底线。
(记者 朱颖江)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