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影院在线观看版_亚洲综合大片69999_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免费在线精品视频_九九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辟谣平台 > 媒体求证 > 正文

辟谣平台

5月“科学”流言榜:O型血“高人一等”?
更新时间:2020-4-21 10:34:48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5月共有6条流言上榜。

  1. 节能灯致癌还有毒

  流言:

  目前已是家居必备品的节能灯泡,竟然是诱发多种癌症的超级癌源,并且含有剧毒物质汞元素。

  真相:

  此流言的所谓依据是:美国Live Science曾撰文称,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证明节能灯泡在使用时比普通灯泡发出的紫外线辐射更强。

  然而,这篇文章的有关原始表述是:“节能灯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辐射可能损害人体皮肤细胞,让人过早衰老,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皮肤癌”。文中提到的研究使用的细胞是泡在培养皿里体外培养的皮肤细胞,并不像我们身体上的细胞有表皮的保护。其次,该实验对皮肤细胞进行了近距离(2.5厘米)、长时间、大辐射量的节能灯照射,这与生活中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

  节能灯实际上是一种紧凑型、自带镇流器的日光灯。通电后,灯管内的汞原子释放出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打到灯体内壁上的荧光粉涂层上,然后再转变成可见白光。这种利用紫外线进行发光的方式,可将更多电能转化为光能,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节能灯的紫外线辐射的总能量只占节能灯释放总能量的6‰。也就是说15瓦节能灯的紫外线功率仅为0.09瓦,而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

  一般来说,只要符合我国《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标准的合格节能灯,都能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上述文章中还指出:节能灯泡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汞元素,一旦人体吸入了2.5克该物质,就会导致死亡。

  汞是有毒的,这一点没错,摄入超过一定剂量会致死。但1只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灯里面,即使灯打碎了,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是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现实中发生这样的事,概率非常小。

  2. 大蒜炝锅会引发癌症

  流言:

  最近,一网上广为流传的视频提到,“大蒜炝锅”这种常见的烹饪方式非常不好——因为在炝锅的过程中大蒜会产生一种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

  真相:

  所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在加热到120℃以上时,都有可能产生丙烯酰胺。产生的数量和烹饪形式密切相关:烹饪温度越低、时间越短,产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少;反之,产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多。我们在用大蒜炝锅时,由于烹饪时间很短,因此产生的丙烯酰胺的量非常少,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威胁。比起大蒜炝锅,更应该警惕薯条等油炸食品。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的文献,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所谓“2A类致癌物”,就是说,有实验证实,丙烯酰胺可以令实验动物患上癌症,但是对于人体而言,尚没有确切证据。

  自2002年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发布研究报告起,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癌症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机构,先后对丙烯酰胺的致癌风险做了评估。截至今日,仍然没有证据表明,食物中的丙烯酰胺会增加癌症风险。退一步讲,即使丙烯酰胺可以引起癌症,也要达到一定剂量才行。动物实验表明,每日摄入0.3毫克/千克体重,是丙烯酰胺致癌的临界点。

  对于体重5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15毫克以上的丙烯酰胺,才有担心的必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一公斤炸薯条,平均含有1312微克(1.3毫克)丙烯酰胺。也就是说,体重50公斤的人,一天吃11.5公斤的炸薯条,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才会达到临界点,换成大蒜,摄入的量还要更多,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3. O型血的人真的就“高人一等”?

  流言:

  一篇名为《炸了!血型也分贵贱?科学家认准最强血型是……》的文章火爆了网络,引起众多人的关注。

  文章里说,O型血阳痿的几率低、不容易患老年痴呆,发生血栓的可能也比较小。另外各国研究还发现O型血对于疟疾、胃癌或肝癌的耐性也比较强,就算得病了,也比较能抵抗。

  真相:

  首先,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上的抗原命名的。红细胞上仅有抗原A为A型,只有抗原B为B型,若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为AB型,这两种抗原俱无的为O型。

  所以,对于某种疾病,如果不同的抗原类型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那么,血型就和这种疾病有关;反过来,任何与红细胞抗原类型无关的疾病,和血型也没有关系。

  了解过血型的原理,我们再看看前面提过的几种疾病。

  先说说对的。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在感染红细胞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粘附分子粘附在红细胞表面,这个过程中,不同抗原呈现出不同的结果。A抗原的粘附亲和力最高,B抗原次之。O型血A、B都没有,自然占尽便宜。所以,O型血对于疟疾的抵抗力最强。

  接下来说说错的。阳痿,也就是勃起功能障碍。勃起的关键,是阴茎动脉的扩张和阴茎海绵体小梁的舒张。从理论上讲,跟红细胞抗原类型无关,因此也就和血型没什么关系了。

  老年痴呆的病因颇为复杂。虽然有前瞻性研究表明,血型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样本量较小,相关研究也不多。此外,老年痴呆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遗传相关性研究没有突破性进展。

  当然更多是充满争议的。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血型分布的差异,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对研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有统计资料表明,A抗原和胃癌发病密切相关,因此A型血患胃癌的概率最大。但是,胃癌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密不可分,而O型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所以,也有研究显示,胃溃疡、胃癌、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明显多见于O型血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结果也与之类似。

  尽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有学者研究血型和疾病的关系,但疾病的原因是复杂的,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不同地区、不同种族,血型分布差异极大,也对研究方法产生了挑战。所以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4. 麻辣烫里添加神秘“大壳粉”,会导致不孕不育?

  流言:

  麻辣烫中添加的一种俗称“大壳粉”的东西是罂粟类似物,它除了可能有毒品的危害外,还含塑化剂会导致不孕不育。

  真相:

  虽然大壳粉的包装上画着类似罂粟的植物,名字叫大壳粟粉,但实际上检测结果并没有发现罂粟碱。

  至于会导致不孕不育的说法,是因为有专家在大壳粉中检测出了一种名叫领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塑化剂。

  实际上,最常见的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也是国家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但大壳粉中这两种塑化剂都非常少。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原卫生部规定食用香精香料中的塑化剂总量不得超过每公斤60毫克(60PPM),只要符合这个量,可以继续销售和使用。而大壳粉DOP的含量大约是3PPM出头,因此从安全性上来看,并没有问题。

  当然,个别店家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不妥,不过希望消费者和媒体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化学物质、纯天然等概念。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经过风险评估,添加量在安全范围之内是没有问题的。

  5.防止菠萝“蜇嘴”,用盐水泡一下最有效

  流言:

  菠萝是很多人春夏季节喜爱吃的水果,但直接进食很可能引起舌头、嘴巴的刺痛。为防止菠萝“蜇嘴”,用盐水泡一下最有效。

  真相:

  吃菠萝造成口腔刺痛,最主要的原因是菠萝中含有高活性的菠萝蛋白酶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分解口腔黏膜、舌头、食道内的蛋白质。对胃酸少的人来说,吃菠萝甚至可能对消化道黏膜造成伤害。

  菠萝蛋白酶归根结底是一种存在活性的蛋白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有强酸、强碱、高温、金属离子、重金属盐等等。这里面的确提到了“盐”,但要注意是指重金属盐,并不是生活中的食盐。食盐(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相当稳定,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变化。所以,用盐水浸泡菠萝,并不会使“蜇嘴凶手”菠萝蛋白酶失活,从而保护口腔不被其刺激。

  但用盐水来泡一下菠萝,可以部分抑制蛋白酶的活性,所以刺痛感会轻一些,对食道和胃也更加友好。同时盐水掩盖了菠萝本身的酸味和苦味儿,改善其口感,让菠萝的味道更加甜美。

  如果想在吃菠萝时彻底排除“刺痛”隐患,就得找准菠萝蛋白酶的“要害”了。菠萝蛋白酶最喜欢的pH环境在6.5~7.5之间,在7.1附近达到活性的最大值,在酸性环境中,酶反应速度下降快,所以用醋来泡菠萝,是可以“消灭”菠萝蛋白酶的,当然菠萝会变得比较“酸爽”。

  另外,菠萝蛋白酶最适宜温度介于55℃~60℃之间,温度升高,酶的热失活性增强,反应速度下降。所以可以把菠萝在6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破坏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最好的“无痛”吃菠萝方式之一,就是用微波炉对付它。把菠萝切成小块,放在微波炉里高火转一两分钟,灭活菠萝蛋白酶的同时,也不会改变菠萝的风味。然后再拿出来晾凉之后,就可以尽情享用了。

  6.牛仔裤耐脏可以好几年不洗

  流言:

  牛仔裤耐脏,可以好几年不用洗。某歌手出席某活动时自曝不洗牛仔裤,最久的有五六年没洗。

  真相:

  牛仔裤最早的记录来自于16世纪的意大利,据说是对商船水手所穿裤子的称谓。不过,牛仔裤真正被人们熟知,还是始于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淘金热,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耐穿耐脏的衣服,在这种背景下,坚实、耐用的牛仔裤应运而生。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工人装”已经演变成为时尚的流行文化,牛仔裤发明当初所带有的磨损、不清洗、破洞、补丁等风格也沿袭至今,成为潮流文化的一种。不洗牛仔裤,俗称“养牛”,就是长穿少洗,用身体的曲线去打磨全色的牛仔裤,使裤子自然褪色,形成贴合自己身形的褶皱和猫须。

  不过,所谓的“养牛”毫无科学依据,甚至有些“荒唐”。牛仔裤的柔软舒适更多的来自于长时间穿着。因为牛仔裤特殊的布料和制作工艺,在清洗保洁上可以不用像衬衫、T恤衫这样频繁,但这绝不意味着牛仔裤可以几年不洗。

  牛仔裤和其他纺织品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长时间不清洗同样会聚集细菌。

文章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5月“科学”流言榜:O型血“高人一等”?
2020-4-21 10:34:48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5月共有6条流言上榜。

  1. 节能灯致癌还有毒

  流言:

  目前已是家居必备品的节能灯泡,竟然是诱发多种癌症的超级癌源,并且含有剧毒物质汞元素。

  真相:

  此流言的所谓依据是:美国Live Science曾撰文称,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证明节能灯泡在使用时比普通灯泡发出的紫外线辐射更强。

  然而,这篇文章的有关原始表述是:“节能灯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辐射可能损害人体皮肤细胞,让人过早衰老,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皮肤癌”。文中提到的研究使用的细胞是泡在培养皿里体外培养的皮肤细胞,并不像我们身体上的细胞有表皮的保护。其次,该实验对皮肤细胞进行了近距离(2.5厘米)、长时间、大辐射量的节能灯照射,这与生活中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

  节能灯实际上是一种紧凑型、自带镇流器的日光灯。通电后,灯管内的汞原子释放出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打到灯体内壁上的荧光粉涂层上,然后再转变成可见白光。这种利用紫外线进行发光的方式,可将更多电能转化为光能,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节能灯的紫外线辐射的总能量只占节能灯释放总能量的6‰。也就是说15瓦节能灯的紫外线功率仅为0.09瓦,而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

  一般来说,只要符合我国《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标准的合格节能灯,都能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上述文章中还指出:节能灯泡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汞元素,一旦人体吸入了2.5克该物质,就会导致死亡。

  汞是有毒的,这一点没错,摄入超过一定剂量会致死。但1只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灯里面,即使灯打碎了,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是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现实中发生这样的事,概率非常小。

  2. 大蒜炝锅会引发癌症

  流言:

  最近,一网上广为流传的视频提到,“大蒜炝锅”这种常见的烹饪方式非常不好——因为在炝锅的过程中大蒜会产生一种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

  真相:

  所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在加热到120℃以上时,都有可能产生丙烯酰胺。产生的数量和烹饪形式密切相关:烹饪温度越低、时间越短,产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少;反之,产生的丙烯酰胺就越多。我们在用大蒜炝锅时,由于烹饪时间很短,因此产生的丙烯酰胺的量非常少,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威胁。比起大蒜炝锅,更应该警惕薯条等油炸食品。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的文献,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所谓“2A类致癌物”,就是说,有实验证实,丙烯酰胺可以令实验动物患上癌症,但是对于人体而言,尚没有确切证据。

  自2002年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发布研究报告起,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癌症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权威机构,先后对丙烯酰胺的致癌风险做了评估。截至今日,仍然没有证据表明,食物中的丙烯酰胺会增加癌症风险。退一步讲,即使丙烯酰胺可以引起癌症,也要达到一定剂量才行。动物实验表明,每日摄入0.3毫克/千克体重,是丙烯酰胺致癌的临界点。

  对于体重50公斤的人,每天摄入15毫克以上的丙烯酰胺,才有担心的必要。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一公斤炸薯条,平均含有1312微克(1.3毫克)丙烯酰胺。也就是说,体重50公斤的人,一天吃11.5公斤的炸薯条,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才会达到临界点,换成大蒜,摄入的量还要更多,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3. O型血的人真的就“高人一等”?

  流言:

  一篇名为《炸了!血型也分贵贱?科学家认准最强血型是……》的文章火爆了网络,引起众多人的关注。

  文章里说,O型血阳痿的几率低、不容易患老年痴呆,发生血栓的可能也比较小。另外各国研究还发现O型血对于疟疾、胃癌或肝癌的耐性也比较强,就算得病了,也比较能抵抗。

  真相:

  首先,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上的抗原命名的。红细胞上仅有抗原A为A型,只有抗原B为B型,若同时存在A和B抗原则为AB型,这两种抗原俱无的为O型。

  所以,对于某种疾病,如果不同的抗原类型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那么,血型就和这种疾病有关;反过来,任何与红细胞抗原类型无关的疾病,和血型也没有关系。

  了解过血型的原理,我们再看看前面提过的几种疾病。

  先说说对的。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在感染红细胞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粘附分子粘附在红细胞表面,这个过程中,不同抗原呈现出不同的结果。A抗原的粘附亲和力最高,B抗原次之。O型血A、B都没有,自然占尽便宜。所以,O型血对于疟疾的抵抗力最强。

  接下来说说错的。阳痿,也就是勃起功能障碍。勃起的关键,是阴茎动脉的扩张和阴茎海绵体小梁的舒张。从理论上讲,跟红细胞抗原类型无关,因此也就和血型没什么关系了。

  老年痴呆的病因颇为复杂。虽然有前瞻性研究表明,血型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样本量较小,相关研究也不多。此外,老年痴呆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遗传相关性研究没有突破性进展。

  当然更多是充满争议的。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血型分布的差异,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对研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有统计资料表明,A抗原和胃癌发病密切相关,因此A型血患胃癌的概率最大。但是,胃癌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密不可分,而O型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所以,也有研究显示,胃溃疡、胃癌、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明显多见于O型血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结果也与之类似。

  尽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有学者研究血型和疾病的关系,但疾病的原因是复杂的,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不同地区、不同种族,血型分布差异极大,也对研究方法产生了挑战。所以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4. 麻辣烫里添加神秘“大壳粉”,会导致不孕不育?

  流言:

  麻辣烫中添加的一种俗称“大壳粉”的东西是罂粟类似物,它除了可能有毒品的危害外,还含塑化剂会导致不孕不育。

  真相:

  虽然大壳粉的包装上画着类似罂粟的植物,名字叫大壳粟粉,但实际上检测结果并没有发现罂粟碱。

  至于会导致不孕不育的说法,是因为有专家在大壳粉中检测出了一种名叫领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的塑化剂。

  实际上,最常见的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也是国家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但大壳粉中这两种塑化剂都非常少。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原卫生部规定食用香精香料中的塑化剂总量不得超过每公斤60毫克(60PPM),只要符合这个量,可以继续销售和使用。而大壳粉DOP的含量大约是3PPM出头,因此从安全性上来看,并没有问题。

  当然,个别店家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不妥,不过希望消费者和媒体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化学物质、纯天然等概念。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经过风险评估,添加量在安全范围之内是没有问题的。

  5.防止菠萝“蜇嘴”,用盐水泡一下最有效

  流言:

  菠萝是很多人春夏季节喜爱吃的水果,但直接进食很可能引起舌头、嘴巴的刺痛。为防止菠萝“蜇嘴”,用盐水泡一下最有效。

  真相:

  吃菠萝造成口腔刺痛,最主要的原因是菠萝中含有高活性的菠萝蛋白酶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分解口腔黏膜、舌头、食道内的蛋白质。对胃酸少的人来说,吃菠萝甚至可能对消化道黏膜造成伤害。

  菠萝蛋白酶归根结底是一种存在活性的蛋白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有强酸、强碱、高温、金属离子、重金属盐等等。这里面的确提到了“盐”,但要注意是指重金属盐,并不是生活中的食盐。食盐(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相当稳定,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变化。所以,用盐水浸泡菠萝,并不会使“蜇嘴凶手”菠萝蛋白酶失活,从而保护口腔不被其刺激。

  但用盐水来泡一下菠萝,可以部分抑制蛋白酶的活性,所以刺痛感会轻一些,对食道和胃也更加友好。同时盐水掩盖了菠萝本身的酸味和苦味儿,改善其口感,让菠萝的味道更加甜美。

  如果想在吃菠萝时彻底排除“刺痛”隐患,就得找准菠萝蛋白酶的“要害”了。菠萝蛋白酶最喜欢的pH环境在6.5~7.5之间,在7.1附近达到活性的最大值,在酸性环境中,酶反应速度下降快,所以用醋来泡菠萝,是可以“消灭”菠萝蛋白酶的,当然菠萝会变得比较“酸爽”。

  另外,菠萝蛋白酶最适宜温度介于55℃~60℃之间,温度升高,酶的热失活性增强,反应速度下降。所以可以把菠萝在6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破坏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最好的“无痛”吃菠萝方式之一,就是用微波炉对付它。把菠萝切成小块,放在微波炉里高火转一两分钟,灭活菠萝蛋白酶的同时,也不会改变菠萝的风味。然后再拿出来晾凉之后,就可以尽情享用了。

  6.牛仔裤耐脏可以好几年不洗

  流言:

  牛仔裤耐脏,可以好几年不用洗。某歌手出席某活动时自曝不洗牛仔裤,最久的有五六年没洗。

  真相:

  牛仔裤最早的记录来自于16世纪的意大利,据说是对商船水手所穿裤子的称谓。不过,牛仔裤真正被人们熟知,还是始于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淘金热,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耐穿耐脏的衣服,在这种背景下,坚实、耐用的牛仔裤应运而生。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工人装”已经演变成为时尚的流行文化,牛仔裤发明当初所带有的磨损、不清洗、破洞、补丁等风格也沿袭至今,成为潮流文化的一种。不洗牛仔裤,俗称“养牛”,就是长穿少洗,用身体的曲线去打磨全色的牛仔裤,使裤子自然褪色,形成贴合自己身形的褶皱和猫须。

  不过,所谓的“养牛”毫无科学依据,甚至有些“荒唐”。牛仔裤的柔软舒适更多的来自于长时间穿着。因为牛仔裤特殊的布料和制作工艺,在清洗保洁上可以不用像衬衫、T恤衫这样频繁,但这绝不意味着牛仔裤可以几年不洗。

  牛仔裤和其他纺织品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长时间不清洗同样会聚集细菌。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干片网在线观看 | 一本一道久久久a久久久精品蜜臀 | 变态肉污np高h公交bl | 91视频免费网址 | 久久久免费视频网站 | 精品天堂 |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 9191色|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 91视色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一区二区成人在线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 |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 | 91亚洲精品久久 |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 | 91免费视频网站入口 | 91免费视频网站入口 | 黄色99| 一区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 91夜夜蜜桃臀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日韩三区 | 日韩精品小视频 | 5lⅴ精品国产91久久 | 亚洲精品少妇一区二区 | 91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www夜夜操com | 97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www.99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 91高清在线观看 | 99色电影| 国产精品一线视频 | 91国内视频在线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91视频网址 | 91大片 | 国产91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