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影院在线观看版_亚洲综合大片69999_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免费在线精品视频_九九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辟谣平台 > 媒体求证 > 正文

辟谣平台

桃子西瓜同吃要人命?紧急通知“1998年的大洪水”要来?一文看懂盛夏最热9个谣言
更新时间:2020-4-22 10:03:05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全市召开紧急防汛会议,“1998年的大洪水”要来?倒背可以救溺水者?桃子与西瓜同吃会要了人命?……这些“盛夏的谣言”近几年每到七八月份就热传,这些你信过没?

  谣言一:桃子与西瓜不能同吃?

  传言称:“千万记住桃子不能与西瓜一起吃,会产生剧毒性。这几天学校有学生中毒,真是惊心动魄。医生说,桃子和西瓜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传言最末还打上了“传播科普知识”的旗号,鼓动网友们进行转发。

传言截图

  真相:

  这条谣言已经流传多年,仍有不少网友相信。不少媒体都曾对此辟谣,也有很多耿直的网友选择“以身试毒”,用实验来破除谣言。

  上海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也指出,网传说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西瓜和桃子一起吃,根本不会产生剧毒。不过她同时也提醒,桃子和西瓜一旦食用过量,容易引发腹痛、腹泻倒是真的。因为夏季气温高,食物比较容易变质。其中桃子的糖分含量较高,甜度越高的水果,越容易腐烂变质。如果食用了腐烂的水果,就容易引起腹泻。即便是新鲜的桃子,里边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果胶也会促进肠道蠕动,胃肠虚弱的人不宜食用过多。

  谣言二:“倒背法”可救溺水者?1小时内都有效?

  暑假是溺水事故高发期,近几年网上流传着溺水后“倒背着奔跑就能救命”这个网帖,帖子还倡议:“请大家复制下去,小朋友只要溺水不超过1个小时都可以救活。”

传言截图

  真相:

  “倒背法”其实就是控水法,它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急救方式。据文献记载,早在3500年前的埃及,就有人对溺水者使用了类似“倒背控水法”来急救。“倒背控水法”有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倒挂树枝,到马背复苏,这些都是古之医者智慧和实践的结晶。这是古人对急救方法的探索过程,但在心肺复苏法发明后,“倒背控水法”已经淘汰,但在有些地方还在被沿用。

  有急诊医生表示,“倒背法”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急救方面的专业人士“@急诊夜鹰”表示,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控水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比如来自胃反流的物质从咽喉进入气管),明显增加死亡率。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水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不要浪费时间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法来控水。总而言之,对于心脏骤停的溺水者,急救人员应该即刻对其进行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并同时呼叫120。

  谣言三:全市召开紧急防汛会议?可能爆发1998年一样的大洪水?

  “XX市里开了全市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今天晚上开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洪水),家有住危房和河边低洼地带、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旁的亲戚赶快通知,今、明两晚不要到不安全的地段居住,在低处开门面的赶快抓紧时间将商品转移至高处;今天白天大家储备好用水,大暴雨后自来水可能会浊二、三天!车辆不要停在低洼地带。一定要关注财产、人身安全!希望大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行千万注意安全,尤其导购人员,外出骑车经过低洼区域请绕行,消息准确,请大家务必重视。”

  真相:

  夏季汛期,防汛意识需加强,但这条传言绝对是谣言。它近几年在全国各地流传,全文内容换汤不换药,就只换了个开头的地名而已,骗到了不少网民,江苏、浙江、福建、陕西等多地网警已对此辟谣。上海辟谣平台提醒:防汛信息一定要通过官方平台和权威媒体来获取,勿信这些网传的小道消息。

多地辟谣

  谣言四:小龙虾会让你得哈夫病?

  夏天是吃小龙虾的好季节,传言称由于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所以携带很多寄生虫,食用可能导致包括哈夫病(横纹肌溶解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传文章截图

  真相:

  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1924年欧洲第一次报道了这种疾病,1932年瑞典出现了类似病例,美国、巴西、日本等多个地区也都有过零散报道。2010年7月至9月期间,我国南京共有23位患者被确诊为哈夫病。其共同特点是:第一,患者都食用了水产品,如淡水鲳鱼、三文鱼等;第二,患者都出现了明显的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第三,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的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哈夫病的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患者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至于寄生虫,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都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彻底把食物做熟,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有些地方喜欢吃醉虾,这是有风险的,酒能杀菌,但未必能杀死寄生虫。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0度烧煮10分钟以上。

  谣言五:西瓜好吃靠打针?

  传言称,西瓜中黄白色粗纤维部分就是西瓜被打针的痕迹。

  真相:

  实验证明,其实针头真的很难插进西瓜。用力太小,针头都无法穿透西瓜皮,用力过猛,西瓜就裂开了。而且,这些注射液很难在西瓜内均匀扩散。而给西瓜戳一针,针孔对西瓜而言就是伤口了,最可能的结果就是瓜还没卖掉就烂掉了。另外,那些黄白色的部分主要是一些纤维结构,有些是品种问题,有些则可能是因为生长过程中外界环境不适造成的,比如温度过低。

  谣言六:电脑屏幕前也要擦防晒霜?

  夏日炎炎,防晒当然要做好。但据说每天对着电脑屏幕也需要擦防晒霜来防晒。

  真相:

  上海皮肤病医院中西结合科主治医师汪青良表示,电脑辐射主要是电磁辐射、微波辐射和蓝光辐射等,与紫外线不同。因此,想用防晒霜来防,是不可能的。

  其实,能晒黑皮肤的主要因素是紫外线。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400nm辐射的总称。其中紫外线中的UVA作用于皮肤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能引起一次性黑化,但是作用缓慢;UVB作用于皮肤表层,见效快,会使皮肤越晒越黑。目前市场上的防晒霜,主要防的就是紫外线,其标注的PA和SPF指数等级,就是用来针对UVA和UVB的。

  谣言七:声波可以驱蚊?

  天气热蚊虫多,一些新奇的驱蚊方式也开始流行起来。有网友下载一款在网络上爆红的驱蚊软件,该产品声称可以依靠手机发出超声波来驱赶蚊子。但网友在试用了几天之后,发现它的效果并不明显,自己还是被蚊子咬了好几次。

  某款手机驱蚊软件界面截图

  真相:

  蚊子翅膀震动频率在每秒250到1000次范围内,具体频率与蚊子种类有关,不同种类蚊子的数值有一定差异。所以,即使某一频段的声波确实能驱除某种蚊子,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蚊子有效。

  事实上,国外学者曾用三个不同频段的超声波驱蚊设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些设备都不能有效驱赶蚊子。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署曾对超声波驱虫产品进行过严格审查,结果都表明,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设备有效。

  至于所谓的能发出超声波的驱蚊手机软件,更是大笑话。这些App软件根本不能释放超声波,驱蚊App软件一直嗡嗡作响跟释放超声波完全不是一回事,绝大部分人的耳朵根本听不到超声波。

  谣言八:夏日喝冰饮会导致肾虚?

  “人把0℃的水喝进37℃的胃里,可小便却是热的。人体的温度37℃,是谁把0℃的冰水转化成37℃的尿液呢?是脾胃,脾胃喝了以后受不了,就从肾里面调精华(元气)转成热能来给它煮成37℃,长此以往就把肾调虚了。老喝冰水和饮料,一定肾虚,影响记忆力,还可能会晚年坐轮椅,骨头坏死!”

传言截图

  真相: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平均36.8±0.4℃,体温日浮动在0.5℃上下。上海长海医院肾脏内科医生陈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用一个简单的假设就能说明问题。以一个体重55千克体温正常37℃的人喝一杯500毫升的0℃冰水为例,人的体温变化可理解为一个装有55升37℃水的容器,混合了半升冰水,从比例来看,实际的温度变化小于0.4℃,都在正常变化范围。也就是说,这个温度变化是人体可以自行调节的,可能还不需要动用更复杂的神经调节中枢。但不管用体液调节还是神经调节体温,都不会“从肾里面调出热能”,喝冰饮与“肾虚”没什么关系。

  谣言九:马云的无人超市又被大妈占领蹭空调?

  今年夏天,一条关于“大妈在无人超市蹭空调”的小视频又开始流传。视频中显示,一群大妈在一家超市的地板上坐着乘凉和闲聊,几乎把超市挤得水泄不通。该视频还配文称,“马云在杭州的无人超市因为有空调,变成大妈乘凉的好地方”。

  真相:

  这条视频从2017年开始就已经在网上流传,今年夏天又被营销号翻出来炒作。去年,不少自媒体转载了题为《避暑大妈占领无人超市 想颠覆零售业的马云却被大妈们颠覆了》《马云在杭州开的全中国第一家无人超市,没败在逃款上,却败在中国大妈蹭空调上》的文章。然而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淘咖啡”在当年只是短暂亮相了三天就已撤场,它只是个无人零售快闪店。而这条视频的拍摄地点也不明,并且绝对不是在这家快闪店当中。可以肯定的是,这多数只是个老旧的段子而已。

杭州网辟谣

文章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桃子西瓜同吃要人命?紧急通知“1998年的大洪水”要来?一文看懂盛夏最热9个谣言
2020-4-22 10:03:05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全市召开紧急防汛会议,“1998年的大洪水”要来?倒背可以救溺水者?桃子与西瓜同吃会要了人命?……这些“盛夏的谣言”近几年每到七八月份就热传,这些你信过没?

  谣言一:桃子与西瓜不能同吃?

  传言称:“千万记住桃子不能与西瓜一起吃,会产生剧毒性。这几天学校有学生中毒,真是惊心动魄。医生说,桃子和西瓜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传言最末还打上了“传播科普知识”的旗号,鼓动网友们进行转发。

传言截图

  真相:

  这条谣言已经流传多年,仍有不少网友相信。不少媒体都曾对此辟谣,也有很多耿直的网友选择“以身试毒”,用实验来破除谣言。

  上海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也指出,网传说法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西瓜和桃子一起吃,根本不会产生剧毒。不过她同时也提醒,桃子和西瓜一旦食用过量,容易引发腹痛、腹泻倒是真的。因为夏季气温高,食物比较容易变质。其中桃子的糖分含量较高,甜度越高的水果,越容易腐烂变质。如果食用了腐烂的水果,就容易引起腹泻。即便是新鲜的桃子,里边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果胶也会促进肠道蠕动,胃肠虚弱的人不宜食用过多。

  谣言二:“倒背法”可救溺水者?1小时内都有效?

  暑假是溺水事故高发期,近几年网上流传着溺水后“倒背着奔跑就能救命”这个网帖,帖子还倡议:“请大家复制下去,小朋友只要溺水不超过1个小时都可以救活。”

传言截图

  真相:

  “倒背法”其实就是控水法,它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急救方式。据文献记载,早在3500年前的埃及,就有人对溺水者使用了类似“倒背控水法”来急救。“倒背控水法”有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倒挂树枝,到马背复苏,这些都是古之医者智慧和实践的结晶。这是古人对急救方法的探索过程,但在心肺复苏法发明后,“倒背控水法”已经淘汰,但在有些地方还在被沿用。

  有急诊医生表示,“倒背法”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急救方面的专业人士“@急诊夜鹰”表示,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控水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比如来自胃反流的物质从咽喉进入气管),明显增加死亡率。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水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不要浪费时间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法来控水。总而言之,对于心脏骤停的溺水者,急救人员应该即刻对其进行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并同时呼叫120。

  谣言三:全市召开紧急防汛会议?可能爆发1998年一样的大洪水?

  “XX市里开了全市防汛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今天晚上开始至明天有特大暴雨(有可能有1998年那么大洪水),家有住危房和河边低洼地带、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旁的亲戚赶快通知,今、明两晚不要到不安全的地段居住,在低处开门面的赶快抓紧时间将商品转移至高处;今天白天大家储备好用水,大暴雨后自来水可能会浊二、三天!车辆不要停在低洼地带。一定要关注财产、人身安全!希望大家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行千万注意安全,尤其导购人员,外出骑车经过低洼区域请绕行,消息准确,请大家务必重视。”

  真相:

  夏季汛期,防汛意识需加强,但这条传言绝对是谣言。它近几年在全国各地流传,全文内容换汤不换药,就只换了个开头的地名而已,骗到了不少网民,江苏、浙江、福建、陕西等多地网警已对此辟谣。上海辟谣平台提醒:防汛信息一定要通过官方平台和权威媒体来获取,勿信这些网传的小道消息。

多地辟谣

  谣言四:小龙虾会让你得哈夫病?

  夏天是吃小龙虾的好季节,传言称由于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所以携带很多寄生虫,食用可能导致包括哈夫病(横纹肌溶解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传文章截图

  真相:

  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1924年欧洲第一次报道了这种疾病,1932年瑞典出现了类似病例,美国、巴西、日本等多个地区也都有过零散报道。2010年7月至9月期间,我国南京共有23位患者被确诊为哈夫病。其共同特点是:第一,患者都食用了水产品,如淡水鲳鱼、三文鱼等;第二,患者都出现了明显的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第三,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的肌酸激酶明显升高。

  哈夫病的具体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患者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至于寄生虫,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都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彻底把食物做熟,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有些地方喜欢吃醉虾,这是有风险的,酒能杀菌,但未必能杀死寄生虫。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0度烧煮10分钟以上。

  谣言五:西瓜好吃靠打针?

  传言称,西瓜中黄白色粗纤维部分就是西瓜被打针的痕迹。

  真相:

  实验证明,其实针头真的很难插进西瓜。用力太小,针头都无法穿透西瓜皮,用力过猛,西瓜就裂开了。而且,这些注射液很难在西瓜内均匀扩散。而给西瓜戳一针,针孔对西瓜而言就是伤口了,最可能的结果就是瓜还没卖掉就烂掉了。另外,那些黄白色的部分主要是一些纤维结构,有些是品种问题,有些则可能是因为生长过程中外界环境不适造成的,比如温度过低。

  谣言六:电脑屏幕前也要擦防晒霜?

  夏日炎炎,防晒当然要做好。但据说每天对着电脑屏幕也需要擦防晒霜来防晒。

  真相:

  上海皮肤病医院中西结合科主治医师汪青良表示,电脑辐射主要是电磁辐射、微波辐射和蓝光辐射等,与紫外线不同。因此,想用防晒霜来防,是不可能的。

  其实,能晒黑皮肤的主要因素是紫外线。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400nm辐射的总称。其中紫外线中的UVA作用于皮肤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能引起一次性黑化,但是作用缓慢;UVB作用于皮肤表层,见效快,会使皮肤越晒越黑。目前市场上的防晒霜,主要防的就是紫外线,其标注的PA和SPF指数等级,就是用来针对UVA和UVB的。

  谣言七:声波可以驱蚊?

  天气热蚊虫多,一些新奇的驱蚊方式也开始流行起来。有网友下载一款在网络上爆红的驱蚊软件,该产品声称可以依靠手机发出超声波来驱赶蚊子。但网友在试用了几天之后,发现它的效果并不明显,自己还是被蚊子咬了好几次。

  某款手机驱蚊软件界面截图

  真相:

  蚊子翅膀震动频率在每秒250到1000次范围内,具体频率与蚊子种类有关,不同种类蚊子的数值有一定差异。所以,即使某一频段的声波确实能驱除某种蚊子,也不可能对所有的蚊子有效。

  事实上,国外学者曾用三个不同频段的超声波驱蚊设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些设备都不能有效驱赶蚊子。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署曾对超声波驱虫产品进行过严格审查,结果都表明,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设备有效。

  至于所谓的能发出超声波的驱蚊手机软件,更是大笑话。这些App软件根本不能释放超声波,驱蚊App软件一直嗡嗡作响跟释放超声波完全不是一回事,绝大部分人的耳朵根本听不到超声波。

  谣言八:夏日喝冰饮会导致肾虚?

  “人把0℃的水喝进37℃的胃里,可小便却是热的。人体的温度37℃,是谁把0℃的冰水转化成37℃的尿液呢?是脾胃,脾胃喝了以后受不了,就从肾里面调精华(元气)转成热能来给它煮成37℃,长此以往就把肾调虚了。老喝冰水和饮料,一定肾虚,影响记忆力,还可能会晚年坐轮椅,骨头坏死!”

传言截图

  真相: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平均36.8±0.4℃,体温日浮动在0.5℃上下。上海长海医院肾脏内科医生陈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用一个简单的假设就能说明问题。以一个体重55千克体温正常37℃的人喝一杯500毫升的0℃冰水为例,人的体温变化可理解为一个装有55升37℃水的容器,混合了半升冰水,从比例来看,实际的温度变化小于0.4℃,都在正常变化范围。也就是说,这个温度变化是人体可以自行调节的,可能还不需要动用更复杂的神经调节中枢。但不管用体液调节还是神经调节体温,都不会“从肾里面调出热能”,喝冰饮与“肾虚”没什么关系。

  谣言九:马云的无人超市又被大妈占领蹭空调?

  今年夏天,一条关于“大妈在无人超市蹭空调”的小视频又开始流传。视频中显示,一群大妈在一家超市的地板上坐着乘凉和闲聊,几乎把超市挤得水泄不通。该视频还配文称,“马云在杭州的无人超市因为有空调,变成大妈乘凉的好地方”。

  真相:

  这条视频从2017年开始就已经在网上流传,今年夏天又被营销号翻出来炒作。去年,不少自媒体转载了题为《避暑大妈占领无人超市 想颠覆零售业的马云却被大妈们颠覆了》《马云在杭州开的全中国第一家无人超市,没败在逃款上,却败在中国大妈蹭空调上》的文章。然而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淘咖啡”在当年只是短暂亮相了三天就已撤场,它只是个无人零售快闪店。而这条视频的拍摄地点也不明,并且绝对不是在这家快闪店当中。可以肯定的是,这多数只是个老旧的段子而已。

杭州网辟谣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在线播放 | 99热婷婷| 一级片免费在线 | 9191在线观看| 在线男人天堂网 | 91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色黄色毛片 | 久久男人精品 | 91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成人在线 | 91视频在线看| 91久久精品久久国产性色也91 | 国产精品一二三不卡 | 午夜剧场成人 | 久草老司机 | 99产精品成人啪免费网站 | 美女涩涩网站 | 亚洲女人在线 | 91视频在线免费 | 91免费视频在线 |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 | 在线免费看毛片 | 国产深夜 | 91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91视频免费看. |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 | wwwmadou| 日韩精品小视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91高清在线观看 | 91大神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高潮 |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哪里有毛片网站 | 91视频在线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亚洲黄色性视频 | 91高清视频在线 |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 91freehdxxxx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