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影院在线观看版_亚洲综合大片69999_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免费在线精品视频_九九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调查称县处级官员最怕网络监督 因会影响仕途
更新时间:2010-11-12 8:22:36    来源:新京报

2008年7月,时任湖南株洲市纪委书记的杨平向媒体记者演示他平日上网的过程。他因网络反腐而闻名,并称确实有官员害怕网络监督。图/CFP

 11月1日,江西万载县县委书记陈晓平因一句话,遭到网民人肉搜索。他在那天的一个饭局上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

 因为有了网络,官员与公众的距离开始拉近,政府也日益透明。《人民论坛》杂志社于今年4月做了一个调查,其中七成网民认为官员“恐惧”网络,怕被监督。

 本报记者联系采访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官员,不少官员表示,基层干部尤其是县级干部确实恐惧网络舆论,因为会影响仕途。

 但是不少受访的市委书记表示,他们不怕网络,但是很重视。通过网络舆情监控,他们能及时掌握突发事件,只要及时处理,公开透明,就能引导舆情。

 11月1日,江西万载县县委书记陈晓平因一则微博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那天,社科院教授于建嵘给当地干部讲课,随后赴陈晓平的饭局,并将饭桌上两人关于讲课内容的分歧记录于微博。

 于建嵘在微博里记录,陈晓平在酒桌上对他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

 网络迅速回应,并开始人肉搜索。同时,网上一系列追问逼向陈晓平。多名记者联系陈晓平,陈皆避而不答。

 今年4月20日,《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腾讯网做出的调查显示,约7成被调查者认为官员有网络恐惧,县处级官员怕被网络监督。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认为,大量官员对网络有恐惧心理,说明网络舆情已成为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如何与网络媒体打交道,如何与网民正常互动交流,应该是当下各级政府官员的一门必修课。

 言语雷人被人肉搜索

 万载县委书记陈晓平表示不拆迁搞发展,“知识分子吃什么?”,网友搜出其信息晒于网上

 于建嵘11月1日的微博是这样记录的:

 “昨晚深夜赶到万载县,今天给七百多人讲课,号召大家不要去拆老百姓房子。刚才吃饭,县委书记言称,为了发展,就得拆。我怒言,现代社会就是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为基础,你们这些人最要做的就是确保个人权利。他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我一怒推椅而起,离席而去。”

 那天11时许起,以“揭黑”闻名于网络的网友张洪峰,在微博上发起了《围观万载县委书记陈晓平》的人肉搜索号召。

 在万载县官网上,张洪峰找到了陈晓平近期一次会议上关于维稳的讲话记录。陈晓平说,“凡是到北京非正常访的,第一次训诫谈话并罚款;第二次拘留;第三次劳教。”

 这一发现,激怒了网友。网友质问:什么叫非法上访?县委书记有什么权力劳教上访老百姓?

 网友继续对陈晓平进行人肉搜索,“找陈晓平的三产信息:房产、家产、地产。子女上学情况,是否出国留学,妻子工作情况,是否出国定居。是否有贪腐,是否有其他违法行为。”

 陈晓平的儿子在美国留学,这一信息迅速被发现。张洪峰在网上发问,以陈晓平的正常收入,能否支撑儿子留学美国?

 张洪峰找到陈晓平手机号码,在11月2日下午3时50分,给陈发了短信,求证其子留学美国一事。

 15分钟后,张洪峰收到陈回信:洪峰同志,您好!我儿子考取美国留学属实。二十年前我也在美国学习管理专业。欢迎您一星期后来万载做客!

 2日下午,广州一记者致电陈晓平。陈晓平称,正在向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汇报工作,不便受访。

 随后大量媒体记者,开始联系陈晓平,陈均避而不答。11月4日,本报记者发短信给陈晓平,其未予回复。

 县处级官员最惧网络?

 《人民论坛》杂志调查300名官员和群众,47%受访官员认为“县处级”干部最怕网络监督

 与陈晓平多次短信交流后,网友张洪峰的感觉是,虽然陈晓平曾接受过美国教育,但作为政府官员,他对网络有一定恐惧心理。

 今年4月20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腾讯网做了一次主题为“当代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调查。

 3天时间,5943名网友参与调查。《人民论坛》记者还通过发放问卷和随机采访的形式,调查300名官员和普通民众。

 调查数据显示,70%的受调查者表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22%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

 在回答“哪一级别的干部最怕网络监督?”这一问题时,47%的受访官员选择“县处级”,列第一位。

 “记者采访发现,宣传部长和县委书记这两个群体的官员最怕网络监督。”《人民论坛》在5月6日的报道中称。

 官员们的网络恐惧到了什么程度?调查显示,55%的受调查者选择“有压力”,10%的受调查者“压力很大,让人提心吊胆,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35%的受调查者认为,“没有压力,该干嘛还是干嘛”。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参与了对此次调查的数据分析与点评。

 10月31日,刘旭涛认为,七成的网民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说明网络舆情已成为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

 有人“恐惧”,有人“焦虑”

 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少宇表示,高级别官员不惧网络,因受网络舆论影响仕途较少

 11月1日,记者联系河北保定某县,了解县委书记如何看待网络监督,该县宣传部长说,“我们书记在上海,马上联系,让你电话采访。”

 次日,该部长回复:“很抱歉,我们书记说网络太敏感了,暂时不发表意见”。

 在采访河南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少宇时,他坦言,县乡级官员的网络恐惧症比较明显。县乡级官员处理的事务大多是和民众打交道的,职位相对较低,网络舆论经常会影响到他们的仕途。

 李少宇举了一个例子。

 不久前,洛阳下属一个乡,有人烧麦秸秆,被拍下照片,并放到当地论坛。随着帖子在网上扩散,引起上级官员不满,该乡副乡长被撤职。

 李少宇说,相对高级别的官员被网络舆论影响仕途的较少,他们谈不上对网络“恐惧”,而是比较“焦虑”。

 据李少宇介绍,洛阳是最早重视网络舆情的城市,2006年,大多数城市还没有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控部门,但现在他了解,绝大多数市政府都有类似的机构。

 采访中,湖北、河南、江西、陕西、湖南、四川等多地陆续有官员介绍,除地方党委政府设有网络舆情监控机构外,各地纪委、公安等多个部门也都设有网络舆情监控机构。

 “重大舆情半小时掌握”

 地方上一般设舆情监控部门,多名官员表示,重视网络民意是要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信息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县委书记陈荣伟的经验是,掌握网络舆情,并不能仅仅依靠舆情监控部门,亲自参与上网尤为重要。

 11月1日,陈荣伟介绍,除每天要上网浏览热点新闻外,还经常登录当地的各种论坛和贴吧。“郴州吧、红网的郴州论坛等,我都常去。”

 浏览了各个贴吧论坛后,陈荣伟会对一些看起来重要的信息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限期跟帖、发帖回复。

 “你要是不及时跟帖回复,老百姓就会质疑你,发帖子政府怎么没反应?”陈荣伟说,不及时回应老百姓在网上反映的问题,事情就可能被弄得“很恼火”。

 与陈荣伟一样,四川省什邡市市委书记李成金,每天要上网了解民意,定期批示市委书记电子信箱里的来信。他说,网上若出现关于什邡的重大信息,一般1个小时内,他就能掌握。

 河南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掌握网络舆情的速度更快,“如果沁阳有一些突发事件或者重大舆情,我有把握在帖子出现后半小时内收到情况。”

 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少宇介绍,他的工作是将网友的意见传至有关部门,并回复网友的提问,还负责将一些重要的网友意见直接呈报领导,“都是网上的原帖,不进行任何删改,包括许多过激的言语。”

 李少宇说,最开始很担心领导的反应,但“渐渐发现领导的耐受力不断增强”。

 11月4日,潍坊高新区公安分局通过人民网发布的信息称,该局创新网络信息监控手段,对网络社区、论坛、QQ群、网页开展网上巡查处置,实时监控网络舆情。

 11月5日,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章剑华开通微博被媒体发现。这是继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之后,目前国内实名微博的又一高级别官员。

 多名地方官员表示,重视网络民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及时掌握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网络信息。

 “不删帖,要回应”

 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表示网上即便假消息也要正面回应,删帖不能阻止传播只会引发猜想

 《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60%的网友认为官员之所以恐惧网络,是因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说,“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高居榜首,说明网络监督更多地集中于官员公权力的行使。

 刘旭涛表示,官员不应该仅仅“恐惧”网络,更不该试图控制网络,甚至采取删帖、隔离等非正常手段逃避网络的监督。

 面对已发现的网络监督如何处理,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效能办主任段兴焱曾面临这样的考验。

 今年3月,山东村官史进利赴江西报考公务员,笔试成绩第一,但在面试和政审期间,忽然收到一笔来自九江的5000元汇款,而汇款人又在九江一派出所报案,声称被史诈骗。据此,九江警方将史列为涉嫌诈骗的网上追逃人员。

 史进利在全国各地论坛发帖求助,网民对九江公安机关非议不断。

 “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网络危机,曾有人要求组织力量删除帖子,”段兴焱说,但在九江市公安局党委的支持下,力主“导”而不是“删”,先后以庐山分局刑侦大队的名义,一周内在网上发布了三份情况通报。最终,史进利洗脱冤情。

 段兴焱认为,社会上正常的信息渠道一旦受到阻塞,流言就会产生,公安机关如果仅满足于“关门办案”、“闭门塞听”,而不愿向公众及时透露相关舆情的有关真实情况,就有可能引发流言和公信力危机。

 在处理网络舆情特别是化解网络危机之时,段兴焱主张,“除非涉及国家机密,都必须及时保证信息公开,与此同时,坚持正确引导,保证舆情进展到哪里,信息就公开到哪里。”

 多名官员受访表示,网络上的信息真假参半,对他们也是一个考验。

 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认为,对假消息也要正面回应。

 陈敬如说,“删帖绝非明智之举。再快速的删帖,也不能完全阻止帖子的传播,反而会引起民众的猜测和联想,让本身简单的事情在讹传中变得扑朔迷离。”

 陈敬如建议,对恶意造谣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传播以达到制造恐慌或者混乱的行为,国家应立法,予以打击和制裁。

 “我没怕过,只重视网络”

 什邡市市委书记李成金说,网民反映的事,是真的就处理好,假的就快澄清,没什么好怕

 刘旭涛认为,现代社会,如何与网络媒体打交道,如何与网民正常互动交流,应该是各级政府官员的一门必修课。

 在部分官员恐惧网络时,一些开明的官员已开始尝试主动利用网络。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正是探索者之一。

 2007年,在时任洛阳市委书记的连维良的推动下,洛阳注册并公布了自己的网络新闻发言人———“LYIC”(洛阳信息中心的英文简称)。

 2007年2月,因没有对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连维良通报批评了两个市直单位和3个县政府,同年8月,在连维良的批示下,洛阳市委、市政府发文严禁官员威胁或调查网民,甚至打击报复。

 任郑州市委书记后,连维良把在洛阳建立的网络舆情周报制度带到了郑州。

 “连维良通过收集网络民意,来促进吏治整顿和软环境建设,从而使自己‘单兵作战’变为‘人民战争’,使得所有官员都感到紧张。”有评论人士称。

 今年6月18日,全国400多名市级纪委书记进京集训,“如何用好网络”进入纪委书记培训班课程。

 陕西吴起县委书记冯振东认为,“现在好多地方领导对网络,包括一些小报小刊的负面报道很抵触,一点报道就受不了,我认为没有必要。”

 在冯振东看来,“网络上别人有不同的意见,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冯振东不仅不怕网络,还反对“网络实名制”。

 “实名制可能让群众有所顾虑,担心打击报复,不敢直言。”冯振东说,不管是地方官员还是高层官员,都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面对网络批评。

 “我从来没怕过网络,但很重视网络。”四川省什邡市市委书记李成金说,如果网上老百姓反映的事情是真的,迅速处理好。如果是假的,尽快澄清。

 “这样做,没什么可怕的。”李成金说。

本报记者 褚朝新 涂重航 孔璞 刘刚 朱柳笛 钱昊平 杨万国 北京报道

文章编辑:张菊娇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调查称县处级官员最怕网络监督 因会影响仕途
2010-11-12 8:22:36    来源:新京报

2008年7月,时任湖南株洲市纪委书记的杨平向媒体记者演示他平日上网的过程。他因网络反腐而闻名,并称确实有官员害怕网络监督。图/CFP

 11月1日,江西万载县县委书记陈晓平因一句话,遭到网民人肉搜索。他在那天的一个饭局上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

 因为有了网络,官员与公众的距离开始拉近,政府也日益透明。《人民论坛》杂志社于今年4月做了一个调查,其中七成网民认为官员“恐惧”网络,怕被监督。

 本报记者联系采访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官员,不少官员表示,基层干部尤其是县级干部确实恐惧网络舆论,因为会影响仕途。

 但是不少受访的市委书记表示,他们不怕网络,但是很重视。通过网络舆情监控,他们能及时掌握突发事件,只要及时处理,公开透明,就能引导舆情。

 11月1日,江西万载县县委书记陈晓平因一则微博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那天,社科院教授于建嵘给当地干部讲课,随后赴陈晓平的饭局,并将饭桌上两人关于讲课内容的分歧记录于微博。

 于建嵘在微博里记录,陈晓平在酒桌上对他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

 网络迅速回应,并开始人肉搜索。同时,网上一系列追问逼向陈晓平。多名记者联系陈晓平,陈皆避而不答。

 今年4月20日,《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腾讯网做出的调查显示,约7成被调查者认为官员有网络恐惧,县处级官员怕被网络监督。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认为,大量官员对网络有恐惧心理,说明网络舆情已成为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如何与网络媒体打交道,如何与网民正常互动交流,应该是当下各级政府官员的一门必修课。

 言语雷人被人肉搜索

 万载县委书记陈晓平表示不拆迁搞发展,“知识分子吃什么?”,网友搜出其信息晒于网上

 于建嵘11月1日的微博是这样记录的:

 “昨晚深夜赶到万载县,今天给七百多人讲课,号召大家不要去拆老百姓房子。刚才吃饭,县委书记言称,为了发展,就得拆。我怒言,现代社会就是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为基础,你们这些人最要做的就是确保个人权利。他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我一怒推椅而起,离席而去。”

 那天11时许起,以“揭黑”闻名于网络的网友张洪峰,在微博上发起了《围观万载县委书记陈晓平》的人肉搜索号召。

 在万载县官网上,张洪峰找到了陈晓平近期一次会议上关于维稳的讲话记录。陈晓平说,“凡是到北京非正常访的,第一次训诫谈话并罚款;第二次拘留;第三次劳教。”

 这一发现,激怒了网友。网友质问:什么叫非法上访?县委书记有什么权力劳教上访老百姓?

 网友继续对陈晓平进行人肉搜索,“找陈晓平的三产信息:房产、家产、地产。子女上学情况,是否出国留学,妻子工作情况,是否出国定居。是否有贪腐,是否有其他违法行为。”

 陈晓平的儿子在美国留学,这一信息迅速被发现。张洪峰在网上发问,以陈晓平的正常收入,能否支撑儿子留学美国?

 张洪峰找到陈晓平手机号码,在11月2日下午3时50分,给陈发了短信,求证其子留学美国一事。

 15分钟后,张洪峰收到陈回信:洪峰同志,您好!我儿子考取美国留学属实。二十年前我也在美国学习管理专业。欢迎您一星期后来万载做客!

 2日下午,广州一记者致电陈晓平。陈晓平称,正在向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汇报工作,不便受访。

 随后大量媒体记者,开始联系陈晓平,陈均避而不答。11月4日,本报记者发短信给陈晓平,其未予回复。

 县处级官员最惧网络?

 《人民论坛》杂志调查300名官员和群众,47%受访官员认为“县处级”干部最怕网络监督

 与陈晓平多次短信交流后,网友张洪峰的感觉是,虽然陈晓平曾接受过美国教育,但作为政府官员,他对网络有一定恐惧心理。

 今年4月20日,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腾讯网做了一次主题为“当代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调查。

 3天时间,5943名网友参与调查。《人民论坛》记者还通过发放问卷和随机采访的形式,调查300名官员和普通民众。

 调查数据显示,70%的受调查者表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22%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

 在回答“哪一级别的干部最怕网络监督?”这一问题时,47%的受访官员选择“县处级”,列第一位。

 “记者采访发现,宣传部长和县委书记这两个群体的官员最怕网络监督。”《人民论坛》在5月6日的报道中称。

 官员们的网络恐惧到了什么程度?调查显示,55%的受调查者选择“有压力”,10%的受调查者“压力很大,让人提心吊胆,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35%的受调查者认为,“没有压力,该干嘛还是干嘛”。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参与了对此次调查的数据分析与点评。

 10月31日,刘旭涛认为,七成的网民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说明网络舆情已成为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

 有人“恐惧”,有人“焦虑”

 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少宇表示,高级别官员不惧网络,因受网络舆论影响仕途较少

 11月1日,记者联系河北保定某县,了解县委书记如何看待网络监督,该县宣传部长说,“我们书记在上海,马上联系,让你电话采访。”

 次日,该部长回复:“很抱歉,我们书记说网络太敏感了,暂时不发表意见”。

 在采访河南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少宇时,他坦言,县乡级官员的网络恐惧症比较明显。县乡级官员处理的事务大多是和民众打交道的,职位相对较低,网络舆论经常会影响到他们的仕途。

 李少宇举了一个例子。

 不久前,洛阳下属一个乡,有人烧麦秸秆,被拍下照片,并放到当地论坛。随着帖子在网上扩散,引起上级官员不满,该乡副乡长被撤职。

 李少宇说,相对高级别的官员被网络舆论影响仕途的较少,他们谈不上对网络“恐惧”,而是比较“焦虑”。

 据李少宇介绍,洛阳是最早重视网络舆情的城市,2006年,大多数城市还没有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控部门,但现在他了解,绝大多数市政府都有类似的机构。

 采访中,湖北、河南、江西、陕西、湖南、四川等多地陆续有官员介绍,除地方党委政府设有网络舆情监控机构外,各地纪委、公安等多个部门也都设有网络舆情监控机构。

 “重大舆情半小时掌握”

 地方上一般设舆情监控部门,多名官员表示,重视网络民意是要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信息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县委书记陈荣伟的经验是,掌握网络舆情,并不能仅仅依靠舆情监控部门,亲自参与上网尤为重要。

 11月1日,陈荣伟介绍,除每天要上网浏览热点新闻外,还经常登录当地的各种论坛和贴吧。“郴州吧、红网的郴州论坛等,我都常去。”

 浏览了各个贴吧论坛后,陈荣伟会对一些看起来重要的信息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限期跟帖、发帖回复。

 “你要是不及时跟帖回复,老百姓就会质疑你,发帖子政府怎么没反应?”陈荣伟说,不及时回应老百姓在网上反映的问题,事情就可能被弄得“很恼火”。

 与陈荣伟一样,四川省什邡市市委书记李成金,每天要上网了解民意,定期批示市委书记电子信箱里的来信。他说,网上若出现关于什邡的重大信息,一般1个小时内,他就能掌握。

 河南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掌握网络舆情的速度更快,“如果沁阳有一些突发事件或者重大舆情,我有把握在帖子出现后半小时内收到情况。”

 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少宇介绍,他的工作是将网友的意见传至有关部门,并回复网友的提问,还负责将一些重要的网友意见直接呈报领导,“都是网上的原帖,不进行任何删改,包括许多过激的言语。”

 李少宇说,最开始很担心领导的反应,但“渐渐发现领导的耐受力不断增强”。

 11月4日,潍坊高新区公安分局通过人民网发布的信息称,该局创新网络信息监控手段,对网络社区、论坛、QQ群、网页开展网上巡查处置,实时监控网络舆情。

 11月5日,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章剑华开通微博被媒体发现。这是继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之后,目前国内实名微博的又一高级别官员。

 多名地方官员表示,重视网络民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及时掌握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网络信息。

 “不删帖,要回应”

 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表示网上即便假消息也要正面回应,删帖不能阻止传播只会引发猜想

 《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60%的网友认为官员之所以恐惧网络,是因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旭涛说,“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高居榜首,说明网络监督更多地集中于官员公权力的行使。

 刘旭涛表示,官员不应该仅仅“恐惧”网络,更不该试图控制网络,甚至采取删帖、隔离等非正常手段逃避网络的监督。

 面对已发现的网络监督如何处理,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效能办主任段兴焱曾面临这样的考验。

 今年3月,山东村官史进利赴江西报考公务员,笔试成绩第一,但在面试和政审期间,忽然收到一笔来自九江的5000元汇款,而汇款人又在九江一派出所报案,声称被史诈骗。据此,九江警方将史列为涉嫌诈骗的网上追逃人员。

 史进利在全国各地论坛发帖求助,网民对九江公安机关非议不断。

 “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网络危机,曾有人要求组织力量删除帖子,”段兴焱说,但在九江市公安局党委的支持下,力主“导”而不是“删”,先后以庐山分局刑侦大队的名义,一周内在网上发布了三份情况通报。最终,史进利洗脱冤情。

 段兴焱认为,社会上正常的信息渠道一旦受到阻塞,流言就会产生,公安机关如果仅满足于“关门办案”、“闭门塞听”,而不愿向公众及时透露相关舆情的有关真实情况,就有可能引发流言和公信力危机。

 在处理网络舆情特别是化解网络危机之时,段兴焱主张,“除非涉及国家机密,都必须及时保证信息公开,与此同时,坚持正确引导,保证舆情进展到哪里,信息就公开到哪里。”

 多名官员受访表示,网络上的信息真假参半,对他们也是一个考验。

 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认为,对假消息也要正面回应。

 陈敬如说,“删帖绝非明智之举。再快速的删帖,也不能完全阻止帖子的传播,反而会引起民众的猜测和联想,让本身简单的事情在讹传中变得扑朔迷离。”

 陈敬如建议,对恶意造谣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传播以达到制造恐慌或者混乱的行为,国家应立法,予以打击和制裁。

 “我没怕过,只重视网络”

 什邡市市委书记李成金说,网民反映的事,是真的就处理好,假的就快澄清,没什么好怕

 刘旭涛认为,现代社会,如何与网络媒体打交道,如何与网民正常互动交流,应该是各级政府官员的一门必修课。

 在部分官员恐惧网络时,一些开明的官员已开始尝试主动利用网络。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正是探索者之一。

 2007年,在时任洛阳市委书记的连维良的推动下,洛阳注册并公布了自己的网络新闻发言人———“LYIC”(洛阳信息中心的英文简称)。

 2007年2月,因没有对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连维良通报批评了两个市直单位和3个县政府,同年8月,在连维良的批示下,洛阳市委、市政府发文严禁官员威胁或调查网民,甚至打击报复。

 任郑州市委书记后,连维良把在洛阳建立的网络舆情周报制度带到了郑州。

 “连维良通过收集网络民意,来促进吏治整顿和软环境建设,从而使自己‘单兵作战’变为‘人民战争’,使得所有官员都感到紧张。”有评论人士称。

 今年6月18日,全国400多名市级纪委书记进京集训,“如何用好网络”进入纪委书记培训班课程。

 陕西吴起县委书记冯振东认为,“现在好多地方领导对网络,包括一些小报小刊的负面报道很抵触,一点报道就受不了,我认为没有必要。”

 在冯振东看来,“网络上别人有不同的意见,对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冯振东不仅不怕网络,还反对“网络实名制”。

 “实名制可能让群众有所顾虑,担心打击报复,不敢直言。”冯振东说,不管是地方官员还是高层官员,都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面对网络批评。

 “我从来没怕过网络,但很重视网络。”四川省什邡市市委书记李成金说,如果网上老百姓反映的事情是真的,迅速处理好。如果是假的,尽快澄清。

 “这样做,没什么可怕的。”李成金说。

本报记者 褚朝新 涂重航 孔璞 刘刚 朱柳笛 钱昊平 杨万国 北京报道

文章编辑:张菊娇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 九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激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真实夫妇交换视频 | 91视频在线网站 |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本女优久久久 | 亚洲欧美男人天堂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av久久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www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1 | 51嫩草亚洲精品永久 | 在线观看五码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 亚洲视频三区 | 天天爽片 | 久久久久久女乱国产 | 91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97热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最新免费视频 | 国产一级电影免费观看 | 99热精品国产 | 一级片亚洲 | 91啦在线观看 | 91亚洲精品国产 |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蝌蚪网 | 99久精品 | 91在线www| 久久久成人999亚洲区美女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资源速度 | 九九热九九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臀 |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 www.蜜桃视频 | 99只有精品 | 在线男人天堂 | 91免费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