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影院在线观看版_亚洲综合大片69999_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免费在线精品视频_九九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民生为大 “英雄城市”的幸福底色
更新时间:2024/12/16 12:00:50    来源:本站原创

image.png

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5周年。5年来,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厚植为民情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人与城双向奔赴,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央广网特联动上海等10地党委网信办策划推出“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网络主题活动,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考察调研的足迹,走进城市深处,访街巷看变化,带您共同见证各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展现的万千气象。

央广网武汉12月14日消息“我父亲当年是青山区、是武钢的建设者之一,我10岁就随父辈来到武汉生活。”今年78岁的原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退休职工胡昇,见证了青山区棚户区蝶变新型社区的故事。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考察时指出,“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而且要千方百计办好。”

“当年,总书记来到青山考察时,我作为第二位发言人,以《我所见的青山城市环境变迁》为题作了汇报。”胡昇说,他不仅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建设者,还要将青山的故事、武汉的故事讲述下去、传播开来。

青山江滩航拍图(央广网发 武汉市青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人为本 “垃圾山”蝶变为青山绿水宜人画卷

“青山区是武汉城市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一路走过来,我见证了它的工业转型发展、居住环境改善和周边环境治理的历程。”胡昇说。

原先,胡昇居住在青山区最大的棚户区。因为是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卫生条件较差,好多户共用一个公共厕所,特别不方便。遇到大暴雨,低洼的地段还会淹水。胡昇回忆,当时吃饭都在外面,一刮风,空气中弥漫着煤灰与矿渣,大家出于本能,都端着饭碗往家里跑。

青山区棚改后的城市风貌(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为了实现群众“居者优其屋”的安居梦,历经十年攻坚,2016年7月,青山区工人村街棚户区改造正式完成,共建成青宜居、青康居、青和居、青馨居等多个现代化小区,棚改居民全部回迁安置。居民从以往7-20平方米的平房,搬进了面积40-90平方米不等的电梯房,过去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

伴随棚户区改造,青山区工人村周边的戴家湖改造于2013年开启。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粉煤灰清理、生态修复、水质恢复及景观改造等系列工程,成为武汉首个建在工业废弃物原址上的城市综合公园,实现了从污染之地到生态绿洲的华丽蜕变,周边居民有了健身休憩的好去处。

如今,胡昇已成为戴家湖公园义务讲解员,他常将这段故事讲给游客听,“当年青山热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煤灰,由于缺乏妥善处理方式,粉煤灰在戴家湖堆成了‘ 煤灰山’ ‘垃圾山’。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也让这里实现了翻天覆地大变样。”

戴家湖公园建设前(央广网发 戴家湖公园管理处供图)

建成后的戴家湖公园一角(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戴家湖的美丽蝶变不是个案。武汉依水而生,长江、汉江在此交汇,到江滩放松休闲,是很多市民的首选。位于长江南岸的青山江滩,作为湖北首个以“海绵城市”为理念建设的江滩,被誉为长江之畔的“一颗明珠”,引来游客无数。

谁能想到,11年前,这里滩涂被30多座砂场和码头占据着,运砂石钢材的车辆往来不断,路面被轧得坑坑洼洼。

为了还江景于民,2013年以来,武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始对青山江滩进行一体化改造,从拆除搬迁、腾退滩地,再到生态修复、系统布局,将其打造成武汉市首个集“江、滩、堤、路、城”五位一体的景观江滩,成为热门打卡地。

“我住在江边60多年了,从家里到江滩步行仅需几分钟。现在来青山江滩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都不知道这里美丽蝶变背后的历史。我讲得也多了,十来年大概讲解了两三百次。”胡昇说,在江滩散步遇到游客时,常会主动跟游人讲起青山区这些地方的“前世今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胡昇正在给游客讲解青山生态蝶变的故事(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见证变化,更感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重要性。如今,胡昇对小学生重在科普,给孩子们讲解“海绵城市”概念;对青年人重在传递生态文明理念,讲青山从“黑白灰”到“山清水秀”的蝶变之美;对老年人更多是交流分享故事,一同回顾往昔岁月。“通过互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胡昇说。

如今的青山江滩沿岸还保留有五粮库码头、一冶重件码头和红钢城码头等三处工业码头遗址。这些工业遗迹承载着青山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也讲述着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办好群众大小事 有困难找“红马甲”解决

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奶奶,您要吃药啦。”身着“红马甲”的青和居社区“天天敲门组”成员陈娜敲响了独居老人张丽娟的家门。

见到熟悉的“红马甲”,张丽娟热情地邀请他们进门,并向记者介绍,“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到十分幸福,有困难找任何一个‘红马甲’都可以解决”。

“总书记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做好居民服务工作!”陈娜表示,6年来,青和居社区致力于解决每一位居民的实际问题,“是党派我来为您服务的”这句标语印在“红马甲”背后,这也是社区工作者们的服务宗旨。

张丽娟热情地拥抱社区工作人员(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青和居社区是武汉市的大型公租房小区,社区内老年人多、低收入人群多,治理难度大,像张丽娟这样的独居老人在社区内有近千人。

为此,该社区成立“天天敲门组”,由网格党支部书记或网格员担任组长,联合志愿者、社区警察、物业管理员等组成,覆盖了社区内的15个网格,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将矛盾纠纷的预防与解决机制延伸至每一栋楼。

“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到十分幸福。”张丽娟介绍,“红马甲”们自己家里事情也多,却把社区居民大大小小的事都放在心上,优先解决。有一次张丽娟因心脏问题住院,社区工作人员专程到医院慰问,看到她独自一人,还特地为她煨汤。

“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在办,渐渐地,居民跟我们的关系比亲人还亲。”陈娜说,定期上门慰问独居老人是“红马甲”的日常工作之一,此外,为患有基础病、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垫钱买药,代缴水电费、煤气费,换水管、换灯泡等小事,也能“一站式解决”。

一声声问候、一次次帮助,“天天敲门组”不仅敲走了群众烦心事,更敲来了社区治理新秩序。

电动车乱停乱放,是很多社区面临的治理难题,而在青和居社区,记者看到一排排电动车整齐停放在车棚内,道路整洁通畅。

青和居社区新建停车棚后,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央广网发 青和居社区供图)

“之前小区没有停车棚,大家的电动车会停到楼道和楼栋大厅,既阻塞交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青和居社区党委副书记张美丽介绍,在“天天敲门组”上门走访时,常接到居民的投诉与建议,后来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居民议事会,与小区业主单位多次协商沟通争取支持,最终拿出5个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出该社区第一个电动车停车棚,供居民免费使用。

如今,通过政府惠民项目资金扶持,以及共建单位的支持,青和居社区已建成35个停车棚,大大改善了社区内的道路交通环境,减少了安全隐患。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会仔细倾听居民的需求与建议,真正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张美丽说,社区经常召开居民议事会,听取居民意见、收集居民诉求,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促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双向奔赴”。

“朝夕”惠民 打造“一老一小”温暖家园

“一老一小”是老百姓的家事,更是民生大事。青山区坚持问需于民,不断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政策体系,优化助餐、托管、文化娱乐等服务供给,用心用情打造“一老一小”温暖家园。

居民们在南苑社区“好味到”大食堂就餐(央广网发 武汉市青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每到饭点,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南苑社区“好味到”大食堂的打饭窗口前就排起了长队,窗口内,各类炒菜面点一应俱全。

70岁的熊建平是这里的常客。“在这里吃饭方便又便宜,菜品多,饭菜也很合我们老人的口味。”说起社区食堂,熊建平赞不绝口。他说,很多像他一样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都会来这里吃饭,不仅方便实惠,还能一起作伴,心情也愉悦了不少。

南苑社区党委书记喻振杰介绍,由于老人口味需求不一致,专门组建膳食委员会,每个月组织开展会议,听取老人们的意见并改进,让菜品更贴近他们的需求。同时,针对60岁以上老人,食堂会有优惠政策;针对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群体,还会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南苑社区食堂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实惠菜品(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一餐热饭,既是老年人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

如今,武汉加快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像“好味到”大食堂这样的“幸福食堂”越来越多,预计到2026年将实现全市街道(乡镇)幸福食堂、中心城区社区老年助餐点、小区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好味到”正成为老人舌尖的美味,心中的温暖。

“夕阳”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朝阳”也在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这是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认可。”青和居社区 “四点半学校”专职社工南蔓琦一边向记者展示着家长送来的锦旗,一边自豪地介绍。

“四点半学校”是2005年青山区为解决武钢、一冶等单位职工子女放学后、没人看管难题,在全国首创的。2022年起,“四点半学校”从最开始单一为学生提供写作业的场所,延伸到寒暑假、周末日间托管,全天候服务职工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成为集心理辅导、亲情陪伴、实践体验、红色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该经验目前已在武汉全市推广。

“四点半学校”上课时学生上台分享礼仪故事(央广网发 武汉市青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托管时间拉长了,从原来的下午2点至5点半,到现在的早上8点到下午6点。”南蔓琦介绍,如今“四点半学校”拓面提质,围绕6岁至14岁青少年,组织在职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社工、社区“五老”等,全面参与教学管理,在周末和寒暑假,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持续不断。

青山区是武汉牢记嘱托、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构建和谐宜居社区的一个侧影。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人与城的双向奔赴绘就了温情幸福的动人篇章。

从棚户区改造的华丽转身到“一老一小”的温情关怀,武汉不仅正在一步一步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在细微之处传递着温暖与关怀,让每一份期待都有了回应,让每一位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人民城市·温情中国】民生为大 “英雄城市”的幸福底色
2024/12/16 12:00:50    来源:本站原创

image.png

编者按: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5周年。5年来,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厚植为民情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人与城双向奔赴,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央广网特联动上海等10地党委网信办策划推出“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网络主题活动,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各地考察调研的足迹,走进城市深处,访街巷看变化,带您共同见证各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展现的万千气象。

央广网武汉12月14日消息“我父亲当年是青山区、是武钢的建设者之一,我10岁就随父辈来到武汉生活。”今年78岁的原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退休职工胡昇,见证了青山区棚户区蝶变新型社区的故事。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考察时指出,“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要努力去办,而且要千方百计办好。”

“当年,总书记来到青山考察时,我作为第二位发言人,以《我所见的青山城市环境变迁》为题作了汇报。”胡昇说,他不仅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建设者,还要将青山的故事、武汉的故事讲述下去、传播开来。

青山江滩航拍图(央广网发 武汉市青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人为本 “垃圾山”蝶变为青山绿水宜人画卷

“青山区是武汉城市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一路走过来,我见证了它的工业转型发展、居住环境改善和周边环境治理的历程。”胡昇说。

原先,胡昇居住在青山区最大的棚户区。因为是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卫生条件较差,好多户共用一个公共厕所,特别不方便。遇到大暴雨,低洼的地段还会淹水。胡昇回忆,当时吃饭都在外面,一刮风,空气中弥漫着煤灰与矿渣,大家出于本能,都端着饭碗往家里跑。

青山区棚改后的城市风貌(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为了实现群众“居者优其屋”的安居梦,历经十年攻坚,2016年7月,青山区工人村街棚户区改造正式完成,共建成青宜居、青康居、青和居、青馨居等多个现代化小区,棚改居民全部回迁安置。居民从以往7-20平方米的平房,搬进了面积40-90平方米不等的电梯房,过去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

伴随棚户区改造,青山区工人村周边的戴家湖改造于2013年开启。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粉煤灰清理、生态修复、水质恢复及景观改造等系列工程,成为武汉首个建在工业废弃物原址上的城市综合公园,实现了从污染之地到生态绿洲的华丽蜕变,周边居民有了健身休憩的好去处。

如今,胡昇已成为戴家湖公园义务讲解员,他常将这段故事讲给游客听,“当年青山热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粉煤灰,由于缺乏妥善处理方式,粉煤灰在戴家湖堆成了‘ 煤灰山’ ‘垃圾山’。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实施,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也让这里实现了翻天覆地大变样。”

戴家湖公园建设前(央广网发 戴家湖公园管理处供图)

建成后的戴家湖公园一角(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戴家湖的美丽蝶变不是个案。武汉依水而生,长江、汉江在此交汇,到江滩放松休闲,是很多市民的首选。位于长江南岸的青山江滩,作为湖北首个以“海绵城市”为理念建设的江滩,被誉为长江之畔的“一颗明珠”,引来游客无数。

谁能想到,11年前,这里滩涂被30多座砂场和码头占据着,运砂石钢材的车辆往来不断,路面被轧得坑坑洼洼。

为了还江景于民,2013年以来,武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始对青山江滩进行一体化改造,从拆除搬迁、腾退滩地,再到生态修复、系统布局,将其打造成武汉市首个集“江、滩、堤、路、城”五位一体的景观江滩,成为热门打卡地。

“我住在江边60多年了,从家里到江滩步行仅需几分钟。现在来青山江滩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但大都不知道这里美丽蝶变背后的历史。我讲得也多了,十来年大概讲解了两三百次。”胡昇说,在江滩散步遇到游客时,常会主动跟游人讲起青山区这些地方的“前世今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胡昇正在给游客讲解青山生态蝶变的故事(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见证变化,更感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重要性。如今,胡昇对小学生重在科普,给孩子们讲解“海绵城市”概念;对青年人重在传递生态文明理念,讲青山从“黑白灰”到“山清水秀”的蝶变之美;对老年人更多是交流分享故事,一同回顾往昔岁月。“通过互动,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胡昇说。

如今的青山江滩沿岸还保留有五粮库码头、一冶重件码头和红钢城码头等三处工业码头遗址。这些工业遗迹承载着青山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也讲述着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办好群众大小事 有困难找“红马甲”解决

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奶奶,您要吃药啦。”身着“红马甲”的青和居社区“天天敲门组”成员陈娜敲响了独居老人张丽娟的家门。

见到熟悉的“红马甲”,张丽娟热情地邀请他们进门,并向记者介绍,“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到十分幸福,有困难找任何一个‘红马甲’都可以解决”。

“总书记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做好居民服务工作!”陈娜表示,6年来,青和居社区致力于解决每一位居民的实际问题,“是党派我来为您服务的”这句标语印在“红马甲”背后,这也是社区工作者们的服务宗旨。

张丽娟热情地拥抱社区工作人员(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青和居社区是武汉市的大型公租房小区,社区内老年人多、低收入人群多,治理难度大,像张丽娟这样的独居老人在社区内有近千人。

为此,该社区成立“天天敲门组”,由网格党支部书记或网格员担任组长,联合志愿者、社区警察、物业管理员等组成,覆盖了社区内的15个网格,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将矛盾纠纷的预防与解决机制延伸至每一栋楼。

“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到十分幸福。”张丽娟介绍,“红马甲”们自己家里事情也多,却把社区居民大大小小的事都放在心上,优先解决。有一次张丽娟因心脏问题住院,社区工作人员专程到医院慰问,看到她独自一人,还特地为她煨汤。

“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在办,渐渐地,居民跟我们的关系比亲人还亲。”陈娜说,定期上门慰问独居老人是“红马甲”的日常工作之一,此外,为患有基础病、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垫钱买药,代缴水电费、煤气费,换水管、换灯泡等小事,也能“一站式解决”。

一声声问候、一次次帮助,“天天敲门组”不仅敲走了群众烦心事,更敲来了社区治理新秩序。

电动车乱停乱放,是很多社区面临的治理难题,而在青和居社区,记者看到一排排电动车整齐停放在车棚内,道路整洁通畅。

青和居社区新建停车棚后,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央广网发 青和居社区供图)

“之前小区没有停车棚,大家的电动车会停到楼道和楼栋大厅,既阻塞交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青和居社区党委副书记张美丽介绍,在“天天敲门组”上门走访时,常接到居民的投诉与建议,后来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居民议事会,与小区业主单位多次协商沟通争取支持,最终拿出5个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出该社区第一个电动车停车棚,供居民免费使用。

如今,通过政府惠民项目资金扶持,以及共建单位的支持,青和居社区已建成35个停车棚,大大改善了社区内的道路交通环境,减少了安全隐患。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会仔细倾听居民的需求与建议,真正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张美丽说,社区经常召开居民议事会,听取居民意见、收集居民诉求,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促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双向奔赴”。

“朝夕”惠民 打造“一老一小”温暖家园

“一老一小”是老百姓的家事,更是民生大事。青山区坚持问需于民,不断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政策体系,优化助餐、托管、文化娱乐等服务供给,用心用情打造“一老一小”温暖家园。

居民们在南苑社区“好味到”大食堂就餐(央广网发 武汉市青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每到饭点,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南苑社区“好味到”大食堂的打饭窗口前就排起了长队,窗口内,各类炒菜面点一应俱全。

70岁的熊建平是这里的常客。“在这里吃饭方便又便宜,菜品多,饭菜也很合我们老人的口味。”说起社区食堂,熊建平赞不绝口。他说,很多像他一样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都会来这里吃饭,不仅方便实惠,还能一起作伴,心情也愉悦了不少。

南苑社区党委书记喻振杰介绍,由于老人口味需求不一致,专门组建膳食委员会,每个月组织开展会议,听取老人们的意见并改进,让菜品更贴近他们的需求。同时,针对60岁以上老人,食堂会有优惠政策;针对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群体,还会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南苑社区食堂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实惠菜品(央广网见习记者邓子依 摄)

一餐热饭,既是老年人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

如今,武汉加快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像“好味到”大食堂这样的“幸福食堂”越来越多,预计到2026年将实现全市街道(乡镇)幸福食堂、中心城区社区老年助餐点、小区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好味到”正成为老人舌尖的美味,心中的温暖。

“夕阳”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朝阳”也在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这是家长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认可。”青和居社区 “四点半学校”专职社工南蔓琦一边向记者展示着家长送来的锦旗,一边自豪地介绍。

“四点半学校”是2005年青山区为解决武钢、一冶等单位职工子女放学后、没人看管难题,在全国首创的。2022年起,“四点半学校”从最开始单一为学生提供写作业的场所,延伸到寒暑假、周末日间托管,全天候服务职工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成为集心理辅导、亲情陪伴、实践体验、红色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该经验目前已在武汉全市推广。

“四点半学校”上课时学生上台分享礼仪故事(央广网发 武汉市青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托管时间拉长了,从原来的下午2点至5点半,到现在的早上8点到下午6点。”南蔓琦介绍,如今“四点半学校”拓面提质,围绕6岁至14岁青少年,组织在职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社工、社区“五老”等,全面参与教学管理,在周末和寒暑假,各具特色的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持续不断。

青山区是武汉牢记嘱托、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构建和谐宜居社区的一个侧影。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人与城的双向奔赴绘就了温情幸福的动人篇章。

从棚户区改造的华丽转身到“一老一小”的温情关怀,武汉不仅正在一步一步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在细微之处传递着温暖与关怀,让每一份期待都有了回应,让每一位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免费观看网站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床豆 |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91免费观看网站 | 亚洲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91亚洲专区|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91在线看片 | 一级片亚洲 | 91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91pro在线观看 | 91精品免费看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伊免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女人久久 | 国产精品九九九 | 九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91视频免费网站 | 97成人资源网 | 成年免费在线 | 91亚洲成人| a在线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精品视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入口 | 91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嫩草91影院 | jlzz大全高潮多水老师18 | 一区视频在线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 | 人人干影院 | 成人a视频片观看免费 | 91香蕉视频导航 | 九九热国产在线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 在线观看亚洲a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精品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