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影院在线观看版_亚洲综合大片69999_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免费在线精品视频_九九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2021年专题区 > 走遍怀川学党史 > 学习动态 > 正文

2021年专题区

中国民族报特稿丨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
更新时间:2021-6-29 15:52:56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让我们穿越百年来的历史烟云,放眼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史,去回溯、去思考——

  10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过的苦难与辉煌,带给中华民族的光荣和梦想。

  ■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将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新的大跨越。

  ■赓续传承了各族人民共同熔铸的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0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意味着什么?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甲午战争惨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谭嗣同在悲愤中写下的七绝诗。

  鸦片战争后的百年,对于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中华民族,是“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苦难。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从1921年到2021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的百年,带给中华民族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以崭新形象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辉煌。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引领各族人民团结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无疑是过去100年中最成功的政党”,这是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比较之后的感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经百年风雨后56个民族、14亿中华儿女的心声。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穿越百年来的历史烟云,放眼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史,去回溯、去思考——

  10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过的苦难与辉煌,带给中华民族的光荣和梦想。

  一

  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前提。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2017年深秋,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专程赶赴这里。

  两个纪念馆中,有3幅相似的图片:

  一幅,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时局图》,列强如熊、鹰、犬、蛤蟆,盘踞在中国版图上。

  一幅,清末给列强赔款的惊人数字,浸透着中国人民血泪的白银如开闸河水般装入洋人的口袋。

  一幅,马克思观察中国国情后写下的一段话:“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

  “多屈辱啊!多耻辱啊!那时的中国是待宰的肥羊。”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为救国救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

  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1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是一个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历史使命的政党。

  雄关漫道真如铁。面对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给苦苦探寻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灯塔已亮,万众瞩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吸引了各民族追求进步的先进分子,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洪流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个红军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滔滔江水。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无数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将领血染沙场、以身殉国……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邓恩铭、向警予、马本斋、韦拔群、马骏……来自各民族的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豪迈与忠诚。

  1500米的东交民巷,老北京城最长的一条胡同。

  自1901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把这里划为外国人耀武扬威的治外法权之地,中国人再也不能自由进出这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举行盛大入城仪式。毛泽东主席命令,入城部队必须经过东交民巷。

  48年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在坦克、装甲车隆隆的马达声中,全世界都读懂了这划时代的意义:“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40天后,1949年10月1日,就在与东交民巷毗邻的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二

  将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回科学影像图……今年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印迹”。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曾经的“洋火”“洋钉”到如今“神舟”飞天、“蛟龙”潜海,百年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让世界震撼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

  环顾世界,民族问题处理不当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清醒认识。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重视民族工作。

  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

  毛泽东与回族群众“单家集夜话”,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都是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和生动写照。

  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民族地区时,在与苗、瑶、侗、壮、藏、回等十多个民族的直接交往中,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工作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过“半条被子”的故事:1934年,在湖南汝城县沙洲瑶族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一点一滴,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坚定了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跟党走的信念。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就采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问题,广泛征求意见。

  在对国际国内经验的反复比较中,在对我党民族工作探索的回望中,在对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意见的倾听中,党中央最后决定:走自己的路——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从此,新中国以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引领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这条道路,将统一与自治相结合,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又保障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权利。

  这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以不断创新的理论、扎实的探索指引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党的民族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原创性论断,掀开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崭新篇章——

  重团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谋发展,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促交融,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讲法治,以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响鼓重锤,声声在耳;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鲜明主线,将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100年沧海桑田、波澜壮阔,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百年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新的大跨越。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诗经》里的愿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的憧憬。“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这是孙中山的夙愿。

  摆脱贫困、实现富裕,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深深渴望,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不懈追求。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始,为了摆脱贫困,我们党付出了百年不辍的巨大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疆戈壁滩上,生产建设兵团官兵顶着风沙修渠造田,累了睡在简陋的地窝子里,饿了吃口沾满黄沙的馒头,硬是在“种植禁区”栽出一片片绿洲。

  改革开放后,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受益匪浅。

  宁夏西海固,“苦瘠甲天下”,“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伴随着“三西”扶贫开发计划、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实施,百万移民离开“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故土,在荒滩上建设起一个锦绣家园!一个扶贫的经典模式“闽宁模式”也由此诞生。

  云南西畴,石漠化严重,“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王廷位、刘登荣等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以坚如磐石的意志,向贫困宣战,终于让石山披绿装。他们搬石造地垒成的石埂,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周以上!

  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以生命赴使命,以热血践誓言。

  然而,由于地广人众,截至2012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仍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0.2%。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最陡的山峰,中国人敢不敢翻?最硬的骨头,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啃?

  大国大气象,大党大担当。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2013年深秋,湘西十八洞村的一个画面,定格了中华民族脱贫史的一个重要时刻。

  深山苗寨,农家小院,一张方桌,几把矮凳。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找致贫之根,商脱贫之策。也就是在这里,“精准扶贫”被首次提出。

  风起苗寨,立言立行。从雪域高原、戈壁沙漠,到大石山区、深谷密林,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打响了!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据: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在民族地区。832个贫困县中,有420个位于民族自治地方。作为难中之难、艰中之艰的“三区三州”,也都在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无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硬骨头。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关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扶贫工作的简报上批示强调。此后,在云南、在内蒙古、在宁夏、在广西,“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被总书记反复强调。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

  独龙族,一个曾在云南边陲深山峡谷里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得益于脱贫攻坚,在皑皑雪山和茫茫林海之中,有了第一条公路、第一座隧道、第一栋安居房……2018年年底,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成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边疆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的生动实践。

  四川大凉山,“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峭壁之上,令人胆寒的17条藤梯的痕迹犹在。2020年5月,穿上节日盛装,344名彝族村民走下新修的2556级钢梯,搬迁至昭觉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永远翻过了那座压在头上的贫困大山。

  天翻地覆慨而慷。无数个“独龙江乡”“阿土列尔村”的巨变,汇成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8年间,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岁月铭记,山河为证。脱贫,一个民族也没有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共产党人领命急行、冲锋在前!300多万名驰援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尽锐出战、不胜不归;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支书、老党员初心不改、砥柱中流;心念故土的农民工党员、“能人”党员响应号召、返乡“参战”……

  姜仕坤、黄文秀、张小娟……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一份长长的英雄谱,树立起新时代共产党人赤胆为民、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的群像!向人们昭示着: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共产党人历经岁月砥砺始终不变的初心。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

  这一伟大实践,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这一伟大实践,让各族人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这一伟大实践,再次证明,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四

  赓续传承了各族人民共同熔铸的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

  有一幅画面深深烙印在亿万中国人的脑海里:一个穿着棉衣的人挺立在没过他胸口的滚滚泥流之中,奋力扭动着,又似乎声嘶力竭地喊着什么……

  他是王进喜。1960年,大庆油田发生井喷,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把池底的水泥搅上来,制止井喷。最后,井喷奇迹般被制服了!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铮铮豪言,动人心魄。如果说铁人精神是一束不灭的光芒,那么放眼百年,由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创造的则是一幅光芒万丈的精神图谱。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一路慷慨一路歌。战火烽烟中淬炼出的红色精神气质,引领着共产党人在血雨腥风中一往无前、在筚路蓝缕中奠基立业。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封锁、挑衅、威胁,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意气风发搞社会主义建设,靠的还是一股精气神!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以身许国、血洒戈壁的“两弹一星”精神;“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亲民爱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精神;“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这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树高千尺,根伸沃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从“三千孤儿入内蒙”到“齐心协力建包钢”;从十万军民筑天路、甘当路石不畏死的“两路”精神,到驻守边疆卫国安、把剑扶犁建家园的“老西藏精神”“兵团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团结奋斗始终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底色,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新时代以来,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赓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涵养、发展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精神,凝聚了非凡的中国力量。

  新冠疫情,百年一遇。党中央沉着把舵,引领“中国号”巨轮率先走出迷雾。“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铿锵,丹心闪耀,各族人民在风雨同舟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也在共克时艰中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中华各民族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摆脱贫困,千年梦想。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打出了漂亮的脱贫攻坚人民战,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也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携手奋进中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

  ……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次艰难险阻,但没有一次困难能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升华!

  百年伟大实践中培育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为中国精神增添了更为深厚的内涵。这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必将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中华民族正迎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未来的昭示!

  56个民族、14亿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前进,前进!

  

记者 李志伟 肖静芳 牛锐 张国欣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中国民族报特稿丨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
    2021-6-29 15:52:56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让我们穿越百年来的历史烟云,放眼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史,去回溯、去思考——

      10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过的苦难与辉煌,带给中华民族的光荣和梦想。

      ■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将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新的大跨越。

      ■赓续传承了各族人民共同熔铸的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0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意味着什么?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甲午战争惨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谭嗣同在悲愤中写下的七绝诗。

      鸦片战争后的百年,对于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中华民族,是“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苦难。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从1921年到2021年,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的百年,带给中华民族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以崭新形象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辉煌。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引领各族人民团结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共产党无疑是过去100年中最成功的政党”,这是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比较之后的感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经百年风雨后56个民族、14亿中华儿女的心声。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穿越百年来的历史烟云,放眼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奋斗史,去回溯、去思考——

      10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过的苦难与辉煌,带给中华民族的光荣和梦想。

      一

      胜利完成了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前提。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2017年深秋,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专程赶赴这里。

      两个纪念馆中,有3幅相似的图片:

      一幅,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时局图》,列强如熊、鹰、犬、蛤蟆,盘踞在中国版图上。

      一幅,清末给列强赔款的惊人数字,浸透着中国人民血泪的白银如开闸河水般装入洋人的口袋。

      一幅,马克思观察中国国情后写下的一段话:“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

      “多屈辱啊!多耻辱啊!那时的中国是待宰的肥羊。”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为救国救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

      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1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是一个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历史使命的政党。

      雄关漫道真如铁。面对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给苦苦探寻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灯塔已亮,万众瞩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吸引了各民族追求进步的先进分子,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洪流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个红军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滔滔江水。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无数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将领血染沙场、以身殉国……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邓恩铭、向警予、马本斋、韦拔群、马骏……来自各民族的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豪迈与忠诚。

      1500米的东交民巷,老北京城最长的一条胡同。

      自1901年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把这里划为外国人耀武扬威的治外法权之地,中国人再也不能自由进出这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举行盛大入城仪式。毛泽东主席命令,入城部队必须经过东交民巷。

      48年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在坦克、装甲车隆隆的马达声中,全世界都读懂了这划时代的意义:“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40天后,1949年10月1日,就在与东交民巷毗邻的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二

      将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回科学影像图……今年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印迹”。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曾经的“洋火”“洋钉”到如今“神舟”飞天、“蛟龙”潜海,百年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让世界震撼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

      环顾世界,民族问题处理不当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清醒认识。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重视民族工作。

      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

      毛泽东与回族群众“单家集夜话”,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都是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和生动写照。

      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民族地区时,在与苗、瑶、侗、壮、藏、回等十多个民族的直接交往中,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工作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过“半条被子”的故事:1934年,在湖南汝城县沙洲瑶族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一点一滴,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坚定了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跟党走的信念。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就采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问题,广泛征求意见。

      在对国际国内经验的反复比较中,在对我党民族工作探索的回望中,在对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意见的倾听中,党中央最后决定:走自己的路——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选择。从此,新中国以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引领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这条道路,将统一与自治相结合,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又保障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权利。

      这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以不断创新的理论、扎实的探索指引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口,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党的民族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原创性论断,掀开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崭新篇章——

      重团结,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谋发展,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促交融,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讲法治,以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响鼓重锤,声声在耳;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鲜明主线,将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100年沧海桑田、波澜壮阔,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百年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新的大跨越。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诗经》里的愿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的憧憬。“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这是孙中山的夙愿。

      摆脱贫困、实现富裕,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深深渴望,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不懈追求。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始,为了摆脱贫困,我们党付出了百年不辍的巨大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疆戈壁滩上,生产建设兵团官兵顶着风沙修渠造田,累了睡在简陋的地窝子里,饿了吃口沾满黄沙的馒头,硬是在“种植禁区”栽出一片片绿洲。

      改革开放后,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受益匪浅。

      宁夏西海固,“苦瘠甲天下”,“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伴随着“三西”扶贫开发计划、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实施,百万移民离开“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故土,在荒滩上建设起一个锦绣家园!一个扶贫的经典模式“闽宁模式”也由此诞生。

      云南西畴,石漠化严重,“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王廷位、刘登荣等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以坚如磐石的意志,向贫困宣战,终于让石山披绿装。他们搬石造地垒成的石埂,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周以上!

      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以生命赴使命,以热血践誓言。

      然而,由于地广人众,截至2012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仍有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0.2%。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

      最陡的山峰,中国人敢不敢翻?最硬的骨头,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啃?

      大国大气象,大党大担当。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2013年深秋,湘西十八洞村的一个画面,定格了中华民族脱贫史的一个重要时刻。

      深山苗寨,农家小院,一张方桌,几把矮凳。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找致贫之根,商脱贫之策。也就是在这里,“精准扶贫”被首次提出。

      风起苗寨,立言立行。从雪域高原、戈壁沙漠,到大石山区、深谷密林,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打响了!

      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据: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11个在民族地区。832个贫困县中,有420个位于民族自治地方。作为难中之难、艰中之艰的“三区三州”,也都在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无疑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硬骨头。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关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扶贫工作的简报上批示强调。此后,在云南、在内蒙古、在宁夏、在广西,“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被总书记反复强调。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

      独龙族,一个曾在云南边陲深山峡谷里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得益于脱贫攻坚,在皑皑雪山和茫茫林海之中,有了第一条公路、第一座隧道、第一栋安居房……2018年年底,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成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边疆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的生动实践。

      四川大凉山,“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峭壁之上,令人胆寒的17条藤梯的痕迹犹在。2020年5月,穿上节日盛装,344名彝族村民走下新修的2556级钢梯,搬迁至昭觉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永远翻过了那座压在头上的贫困大山。

      天翻地覆慨而慷。无数个“独龙江乡”“阿土列尔村”的巨变,汇成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8年间,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岁月铭记,山河为证。脱贫,一个民族也没有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共产党人领命急行、冲锋在前!300多万名驰援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尽锐出战、不胜不归;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支书、老党员初心不改、砥柱中流;心念故土的农民工党员、“能人”党员响应号召、返乡“参战”……

      姜仕坤、黄文秀、张小娟……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一份长长的英雄谱,树立起新时代共产党人赤胆为民、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的群像!向人们昭示着: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共产党人历经岁月砥砺始终不变的初心。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

      这一伟大实践,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这一伟大实践,让各族人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这一伟大实践,再次证明,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四

      赓续传承了各族人民共同熔铸的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

      有一幅画面深深烙印在亿万中国人的脑海里:一个穿着棉衣的人挺立在没过他胸口的滚滚泥流之中,奋力扭动着,又似乎声嘶力竭地喊着什么……

      他是王进喜。1960年,大庆油田发生井喷,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把池底的水泥搅上来,制止井喷。最后,井喷奇迹般被制服了!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铮铮豪言,动人心魄。如果说铁人精神是一束不灭的光芒,那么放眼百年,由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创造的则是一幅光芒万丈的精神图谱。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一路慷慨一路歌。战火烽烟中淬炼出的红色精神气质,引领着共产党人在血雨腥风中一往无前、在筚路蓝缕中奠基立业。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封锁、挑衅、威胁,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意气风发搞社会主义建设,靠的还是一股精气神!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以身许国、血洒戈壁的“两弹一星”精神;“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亲民爱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精神;“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这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树高千尺,根伸沃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从“三千孤儿入内蒙”到“齐心协力建包钢”;从十万军民筑天路、甘当路石不畏死的“两路”精神,到驻守边疆卫国安、把剑扶犁建家园的“老西藏精神”“兵团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团结奋斗始终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底色,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新时代以来,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赓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涵养、发展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精神,凝聚了非凡的中国力量。

      新冠疫情,百年一遇。党中央沉着把舵,引领“中国号”巨轮率先走出迷雾。“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铿锵,丹心闪耀,各族人民在风雨同舟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也在共克时艰中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中华各民族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摆脱贫困,千年梦想。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打出了漂亮的脱贫攻坚人民战,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也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携手奋进中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

      ……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次次艰难险阻,但没有一次困难能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升华!

      百年伟大实践中培育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为中国精神增添了更为深厚的内涵。这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必将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中华民族正迎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未来的昭示!

      56个民族、14亿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前进,前进!

      

    记者 李志伟 肖静芳 牛锐 张国欣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91亚洲一区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 99热在线观看 |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 www.97色.com| 久草美女 | 91国内直播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久久久国产99 | 竹内纱里奈一88av在线 | 91观看在线视频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 | 中文字幕久久久 | 久久久黄网 |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久久片老牛 | 国产深夜福利在线观看 |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 天干夜天干夜天天免费视频 | 九九热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一二三不卡 | 午夜欧美成人 |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 美女污视频网站 | 99热在线免费播放 | 亚洲黄色录像片 | 国产亚洲天堂 | 91国内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7人妖 | 亚洲黄色录像片 | www.久久91| 999在线观看精品免费不卡网站 |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www啪成人一区二区 | 天干夜天干夜天天免费视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婷婷视频 | 99热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