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题
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理念,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高新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4年2月,在全市“大整改、大排查、大走访”活动中,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夺得解决问题率第一名、收集问题数第三名的好成绩;2024年10月,高新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焦作市“万人助万企”活动表现突出集体;落实“双联双包”制度,变“交办”为“直办”,组织全区223名助企干部收集企业问题135个,现已全部办结。
直击痛点破解难题。去年以来,高新区直面辖区企业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为焦作艾特科技有限公司、焦作市启帆彩板钢构有限公司、河南六面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不动产遗留问题,为企业融资扩产扫清了障碍。
牵线搭桥校地合作。高新区持续开展“百园百校万企创新联合行动”,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共建科创要素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培育能力。截至目前,共梳理盘点高校有效发明专利2755项,其中包括市场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发明专利557项。对此,高新区逐项分析对接转化,助力企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同时,引导辖区校企深入合作,通过走访摸排等形式,收集辖区企业对于技术和人才的需求,邀请河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进行深入对接,谋求研发合作。
搭建平台开展对接。该区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指导金融机构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帮助企业融资,推动重点产业与特色院校对接、重点企业与特色学科对接、重点产品与特色项目课题组对接,定向精准柔性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人才、资金、供应链配套等关键问题。2024年,高新区共开展产销对接活动12次,签约金额3.4亿元;开展产融对接活动8次、产学研对接活动9次、线上线下用工对接活动23次。
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去年以来,高新区通过企业服务中心、职能部门和助企干部3个渠道,收集企业反映问题,把惠企政策送到企业。截至目前,已经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活动27次,助力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组织工作人员走访辖区企业,开展“人人持证”活动,收集企业员工培训需求信息,并将平光制药、华飞电子、锦润塑胶等企业的培训需求转交人社部门。
记者 郭树勋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理念,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高新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4年2月,在全市“大整改、大排查、大走访”活动中,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夺得解决问题率第一名、收集问题数第三名的好成绩;2024年10月,高新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焦作市“万人助万企”活动表现突出集体;落实“双联双包”制度,变“交办”为“直办”,组织全区223名助企干部收集企业问题135个,现已全部办结。
直击痛点破解难题。去年以来,高新区直面辖区企业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为焦作艾特科技有限公司、焦作市启帆彩板钢构有限公司、河南六面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不动产遗留问题,为企业融资扩产扫清了障碍。
牵线搭桥校地合作。高新区持续开展“百园百校万企创新联合行动”,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共建科创要素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培育能力。截至目前,共梳理盘点高校有效发明专利2755项,其中包括市场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发明专利557项。对此,高新区逐项分析对接转化,助力企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同时,引导辖区校企深入合作,通过走访摸排等形式,收集辖区企业对于技术和人才的需求,邀请河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进行深入对接,谋求研发合作。
搭建平台开展对接。该区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指导金融机构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帮助企业融资,推动重点产业与特色院校对接、重点企业与特色学科对接、重点产品与特色项目课题组对接,定向精准柔性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人才、资金、供应链配套等关键问题。2024年,高新区共开展产销对接活动12次,签约金额3.4亿元;开展产融对接活动8次、产学研对接活动9次、线上线下用工对接活动23次。
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去年以来,高新区通过企业服务中心、职能部门和助企干部3个渠道,收集企业反映问题,把惠企政策送到企业。截至目前,已经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活动27次,助力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组织工作人员走访辖区企业,开展“人人持证”活动,收集企业员工培训需求信息,并将平光制药、华飞电子、锦润塑胶等企业的培训需求转交人社部门。
记者 郭树勋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