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专题
本报记者 李英俊 董 蕾
开发区考核位列全省200亿级至400亿级第八位;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先后入选2023年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去年8月,孟州市吹响了“转作风、扬正气、强担当、真落实”纪律作风整顿的号角,该市上下拼搏竞进、争先创优,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发展答卷。
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
该市以项目建设蓄势赋能,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预审制度,设立2亿元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以“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6个、37个,分别位列焦作市第二位、第一位,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考核居焦作市第一位。
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中原内配抢跑“氢赛道”,首批5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下线交付;化工园区成为全省首批C级化工园区;广济药业进一步拉长维生素链条,实现由B2到B12再到甲钴胺的延伸;掌柜食品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与中国电子商会实现合作,诚芯微半导体封测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181天,惠州迪讯智能穿戴项目开工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聚链成群的良好态势。
企业培育成效凸显。扎实推进“添翼计划”,新增市场主体5000户、规上企业25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皓泽电子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内凯思入选省级智能工厂、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中原内配入选全省工业领域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
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孟州市坚持改革推动,圆满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市直事业单位数量、编制分别精简40%、24%;建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放管服效”改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建立了政企“走亲戚”、专班推进等7项机制,打通了一批与发展不相适应的“堵点”“难点”。
坚持创新驱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3.46%,居焦作市第二位。中原内配、隆丰皮草省级中试基地通过专家评审,金玉米、六夫丁与中国农科院实现产学研合作,六夫丁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鼎锐科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内凯思获得焦作唯一的省科技保险补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5家、72家,创历史新高。引入135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全部落实事业编制;为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人才发放补贴资金195万元。
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孟州黄河大桥与连霍高速、310国道实现全线贯通,沿黄高速、沁伊高速稳步推进;建立“云上孟州”问政平台和“企业服务”微信号,开展“青蓝接力”行动,争取惠企资金8570万元,去年1~10月份,落实减税降费、缓税、留抵退税1.94亿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等7项经验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城乡融合迈出新步伐
城市更新有速度。孟州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复检;会昌路北段、韩愈大街东段主车道完成改造,河亭街中段即将建成通车,超额完成城市窨井治理任务,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谋划城区合流制管网综合提升改造、城区除涝截流工程,争取到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1.08亿元。
文化生活有质量。开展“书香孟州·读懂韩愈”、韩愈文化“六进”等活动170余场,开发韩愈诗词“口袋书”等文创产品9项,韩园入选“跟着诗词看河南”主题旅游线路,“韩愈故里”品牌更加响亮。通过开展“炫孟·圆梦”夜经济活动,举办首届家居展销会、首届民俗文化集会等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4.8亿元以上,快活林文旅小镇市集被评为焦作市精品“嗨”市集,槐树乡入选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乡村振兴有力度。该市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行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2023年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12.3%;打赢了“三夏”“三秋”生产保卫战,实现了“以秋补夏”;新增绿色食品2个、省农业知名品牌3个,广济药业入选国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全面推进农村“三资”规范管理,围绕集体资金、资产、合同、招投标四个关键环节,分别建立《管理办法》,实现了摸清家底、化解矛盾、壮大集体经济三个效果;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了13个风貌管控示范村,果树进村2万余株,苏庄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源沟村、西武章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民生事业得到新改善
孟州市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常态化推进“六帮六助”,认真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在全省县域首家承办第24届全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0%,提前两年完成省定目标,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孟州市中医院成为焦作市首家县级三级中医院,建成13个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8.8%。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加,完成14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移风易俗、婚俗改革稳步推进,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婚俗改革试点市。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扎实推进中央、省委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通过数字赋能开启了“智慧河道”监管新模式,“散乱污”企业保持动态清零,空气质量实现“两降一增”,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新增国土绿化面积1880亩、森林抚育7075亩,建设省级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示范村7个。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立“专家查隐患+部门强执法+领导促整改+有奖举报”机制,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实现全覆盖。统筹推进“三零”创建、反电信诈骗、扫黑除恶常态化、法治建设等工作,孟州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从严治党实现新提升
孟州市委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谋发展,确立了“党建引领、工业强市、文化活市、统筹城乡、提质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孟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穿始终,开展集中学习4400余次,县级干部一线调研223次,检视整改问题466项,建立完善制度27项,把主题教育的成效体现在解决高质量发展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
基层基础坚强有力。扎实推进村(社区)“五星”支部创建、“双百双争”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开展“机关创五星,党员当标兵”活动,设置社区红色驿站15个,成立了物业和货运客运两个行业党委(总支),中原内配、广济药业入选焦作市非公党建示范点。创新实施“三清单一评议”,抓好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9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按期完成转化;建立村社干部大比武活动常态化机制,打造党支部书记“头雁工作室”11个。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本报记者 李英俊 董 蕾
开发区考核位列全省200亿级至400亿级第八位;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先后入选2023年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去年8月,孟州市吹响了“转作风、扬正气、强担当、真落实”纪律作风整顿的号角,该市上下拼搏竞进、争先创优,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发展答卷。
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
该市以项目建设蓄势赋能,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预审制度,设立2亿元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以“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6个、37个,分别位列焦作市第二位、第一位,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考核居焦作市第一位。
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中原内配抢跑“氢赛道”,首批5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下线交付;化工园区成为全省首批C级化工园区;广济药业进一步拉长维生素链条,实现由B2到B12再到甲钴胺的延伸;掌柜食品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与中国电子商会实现合作,诚芯微半导体封测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181天,惠州迪讯智能穿戴项目开工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呈现聚链成群的良好态势。
企业培育成效凸显。扎实推进“添翼计划”,新增市场主体5000户、规上企业25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皓泽电子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内凯思入选省级智能工厂、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中原内配入选全省工业领域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
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孟州市坚持改革推动,圆满完成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市直事业单位数量、编制分别精简40%、24%;建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放管服效”改革纵深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建立了政企“走亲戚”、专班推进等7项机制,打通了一批与发展不相适应的“堵点”“难点”。
坚持创新驱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3.46%,居焦作市第二位。中原内配、隆丰皮草省级中试基地通过专家评审,金玉米、六夫丁与中国农科院实现产学研合作,六夫丁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鼎锐科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内凯思获得焦作唯一的省科技保险补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45家、72家,创历史新高。引入135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全部落实事业编制;为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人才发放补贴资金195万元。
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孟州黄河大桥与连霍高速、310国道实现全线贯通,沿黄高速、沁伊高速稳步推进;建立“云上孟州”问政平台和“企业服务”微信号,开展“青蓝接力”行动,争取惠企资金8570万元,去年1~10月份,落实减税降费、缓税、留抵退税1.94亿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等7项经验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城乡融合迈出新步伐
城市更新有速度。孟州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复检;会昌路北段、韩愈大街东段主车道完成改造,河亭街中段即将建成通车,超额完成城市窨井治理任务,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谋划城区合流制管网综合提升改造、城区除涝截流工程,争取到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1.08亿元。
文化生活有质量。开展“书香孟州·读懂韩愈”、韩愈文化“六进”等活动170余场,开发韩愈诗词“口袋书”等文创产品9项,韩园入选“跟着诗词看河南”主题旅游线路,“韩愈故里”品牌更加响亮。通过开展“炫孟·圆梦”夜经济活动,举办首届家居展销会、首届民俗文化集会等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4.8亿元以上,快活林文旅小镇市集被评为焦作市精品“嗨”市集,槐树乡入选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乡村振兴有力度。该市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行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2023年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12.3%;打赢了“三夏”“三秋”生产保卫战,实现了“以秋补夏”;新增绿色食品2个、省农业知名品牌3个,广济药业入选国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全面推进农村“三资”规范管理,围绕集体资金、资产、合同、招投标四个关键环节,分别建立《管理办法》,实现了摸清家底、化解矛盾、壮大集体经济三个效果;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了13个风貌管控示范村,果树进村2万余株,苏庄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源沟村、西武章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民生事业得到新改善
孟州市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常态化推进“六帮六助”,认真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在全省县域首家承办第24届全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0%,提前两年完成省定目标,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孟州市中医院成为焦作市首家县级三级中医院,建成13个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8.8%。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加,完成14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移风易俗、婚俗改革稳步推进,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婚俗改革试点市。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扎实推进中央、省委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通过数字赋能开启了“智慧河道”监管新模式,“散乱污”企业保持动态清零,空气质量实现“两降一增”,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新增国土绿化面积1880亩、森林抚育7075亩,建设省级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示范村7个。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立“专家查隐患+部门强执法+领导促整改+有奖举报”机制,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实现全覆盖。统筹推进“三零”创建、反电信诈骗、扫黑除恶常态化、法治建设等工作,孟州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从严治党实现新提升
孟州市委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谋发展,确立了“党建引领、工业强市、文化活市、统筹城乡、提质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孟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穿始终,开展集中学习4400余次,县级干部一线调研223次,检视整改问题466项,建立完善制度27项,把主题教育的成效体现在解决高质量发展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
基层基础坚强有力。扎实推进村(社区)“五星”支部创建、“双百双争”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开展“机关创五星,党员当标兵”活动,设置社区红色驿站15个,成立了物业和货运客运两个行业党委(总支),中原内配、广济药业入选焦作市非公党建示范点。创新实施“三清单一评议”,抓好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9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按期完成转化;建立村社干部大比武活动常态化机制,打造党支部书记“头雁工作室”11个。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