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单位“一把手”这样说
2024年专题
臧振田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全市发改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两个依靠”、坚持“四个聚焦”,持续实施“三十工程”,加快谋划推进一批标志性、牵引性工作举措,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发改力量。
以政策之风谋发展之进。敏锐捕捉政策风口,加快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用足用好重大项目谋划专项资金,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十五五”规划盘子。以项目之实促经济之稳。持续以“三十工程”为引领,统筹推进“三个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20个左右,推动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健康元高端原料药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发挥效益。以平台之强固产业之基。持续开展开发区“五大专项行动”,推动特色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县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以统筹之力蓄低碳之效。聚焦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持续强化能耗“双控”,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控煤目标。加大全市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力度,推动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作。以为民之心筑幸福之城。以十大民生项目、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为载体,开展美好生活提质行动,统筹推进50项以上重点民生举措,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
付希强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亦博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既有对经济发展“怎么看”的认识论,又有对经济工作“怎么干”的方法论,站位高远、科学精准,刘冰市长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的安排思路清晰、务实具体,听了之后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工业作为焦作的基础和灵魂,市工信局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抓总抓重抓要,提速提质提效,全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工信力量。一是全力促进工业稳增长。聚焦重点行业、企业加强运行监测,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巩固工业回升向好态势。二是壮大重点产业链群。发挥工业投资支撑性、引领性作用,实施工业投资提速扩量行动,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集群化、未来产业规模化,实现“3+13+N”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是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坚持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抓经济、促发展的关键举措,做大做强领航企业、持续壮大规模以上企业、培优育强“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四是全面推进“一转带三化”。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一企一策”“一链一策”推进数字化赋能、高端化延伸、绿色化转型。
任立宏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站位高远、统揽全局,视野宏阔、振奋信心,为焦作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市商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以推动高品质消费升级、强化高质量招商引资、促进高能级平台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工作主线,谋定后动、担当善为,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商务力量。一是围绕推动高品质消费升级思路,把握好国家实施加力扩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窗口期,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二是围绕强化高质量招商引资思路,按照“3+4+3+N”招商工作法,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链引群,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效。三是围绕促进高能级平台建设思路,通过实施“三大行动”(即河南自贸区焦作联动创新区提升行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提质行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增效行动),实现河南自贸区焦作联动创新区探索形成创新实践案例3个以上、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量的35%以上。四是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思路,全力稳外贸、稳外资、稳外经,着力优化提升开放通道、贸易投资、营商环境,以对外开放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焦作外贸外资外经实现新突破。
宋振宇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系统谋划了全市“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站位高远、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催人奋进。市农业农村局将聚焦“两区一市”建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焦作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三农”力量。
一是建设全国粮食高产引领区,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实施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10万亩“吨半粮”高产示范区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420万亩以上,产能在200万吨以上;持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新开工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高质量开展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二是建设全省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区,聚焦粮食、怀药、家禽、调味料、新茶饮等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优势的全产业链重点链,力争2025年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0亿元。三是建设全国种业强市,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我市100万亩小麦种子基地优势,依托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焦作)、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温县)试验站等育种创新平台,全面提升育种、制种能力和水平。同时,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是明友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书记李亦博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对全市文旅文创融合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焦作文旅系统将持续推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的重要支撑、全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地。
一是着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建立完善项目谋划、推进机制,持续推进新安路商业街等44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云川印象等33个新开工项目,谋划实施山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34个中长期项目,全年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二是着力推动文旅消费扩容。坚持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水平供给创造需求,通过高质量办好“一赛一节”、举办好各重要时间节点文旅促消费活动、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消费新场景、强化宣传引流等举措,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8000万人次,过夜登记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推动“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三是着力推动文旅业态焕新。创新“文旅+”“+文旅”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城市旅游、提质景区旅游、提优乡村旅游、提效多业融合。四是着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深入挖掘在地文化资源,构筑鲜明文化标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育形成一批文化赋能示范性项目,努力打造在全国叫得响、传得开的特色文化品牌。
原红波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力实施“12345”工程,积极打造互联通畅、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1”是以我市中原大宗物资综合物流枢纽作为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为抓手,加快推进焦煤东部大宗内贸枢纽、河南(武陟)国家干线公铁联运物流港、山东港口豫北内陆港等一批多式联运项目,全力推动传统货运物流业转型升级发展。“2”是进一步优化施工环境,加速推进焦平高速、沿太行高速焦作段2个项目建设。“3”是加强协调,力争呼南高铁焦洛平段、焦唐高速、国道327沁济源段3个项目开工建设。“4”是加强施工组织,抓好工程督导,确保沿黄、沿太行焦济段、沁伊、长修4条高速建成通车。“5”是抓好五项工作,即推动新焦铁路、晋新高速扩容改造、省道104武陟高村至丹河桥段改建工程、国道207温县至孟州段改建工程4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推进客运转型发展,积极构建灵活便捷、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定制客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网络货运新业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动运输行业绿色转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行业监管闭环管理,加强交通执法,提升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通过强化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道路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分级分类动态监管等手段,筑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底线。
董明国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客观总结成绩、把握大局大势、聚焦当前问题、着眼谋划长远,为全市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市市场监管局将坚持“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一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落实认缴登记制度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分类注销、代位注销等重点改革任务,完善“焦个企惠”综合服务平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二是深化公平竞争治理。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探索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着力提振消费信心。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治理消费领域痛点问题,凝聚消费环境建设共治合力,在全社会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四是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纵深推进质量强市、标准焦作、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引导企业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创新,大力推广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稳链强链效能,强化知识产权跨区域协同保护,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五是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强化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问题排查治理,切实提高应急处置水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敬章斌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系统施治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厚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的生态底色,对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出具体部署。作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将全面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城市为引领,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焦作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力推进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扬尘污染等六大专项治理行动,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海河源头、黄河流域、南水北调沿线以及工业园区等“三河一区”为重点,实施专项治理,以小流域治理带动大流域改善。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重点建设用地联动监管,严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环境风险,保障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稳定。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持续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体系、水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体系,加快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魏 松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凝心聚力、鼓劲提气的重要作用。
市人社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改革所急、发展所需、民心所愿,坚定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人社领域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更大力量。一是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促进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参保覆盖面。推动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落实落地。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三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焦作英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对重点产业急需人才实施职称评审政策倾斜。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育,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臧振田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全市发改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两个依靠”、坚持“四个聚焦”,持续实施“三十工程”,加快谋划推进一批标志性、牵引性工作举措,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发改力量。
以政策之风谋发展之进。敏锐捕捉政策风口,加快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用足用好重大项目谋划专项资金,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十五五”规划盘子。以项目之实促经济之稳。持续以“三十工程”为引领,统筹推进“三个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20个左右,推动低碳数智物流枢纽基地、健康元高端原料药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发挥效益。以平台之强固产业之基。持续开展开发区“五大专项行动”,推动特色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县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以统筹之力蓄低碳之效。聚焦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持续强化能耗“双控”,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控煤目标。加大全市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力度,推动新能源开发与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作。以为民之心筑幸福之城。以十大民生项目、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为载体,开展美好生活提质行动,统筹推进50项以上重点民生举措,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
付希强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亦博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既有对经济发展“怎么看”的认识论,又有对经济工作“怎么干”的方法论,站位高远、科学精准,刘冰市长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的安排思路清晰、务实具体,听了之后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工业作为焦作的基础和灵魂,市工信局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抓总抓重抓要,提速提质提效,全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工信力量。一是全力促进工业稳增长。聚焦重点行业、企业加强运行监测,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巩固工业回升向好态势。二是壮大重点产业链群。发挥工业投资支撑性、引领性作用,实施工业投资提速扩量行动,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集群化、未来产业规模化,实现“3+13+N”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是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坚持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抓经济、促发展的关键举措,做大做强领航企业、持续壮大规模以上企业、培优育强“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四是全面推进“一转带三化”。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一企一策”“一链一策”推进数字化赋能、高端化延伸、绿色化转型。
任立宏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站位高远、统揽全局,视野宏阔、振奋信心,为焦作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市商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以推动高品质消费升级、强化高质量招商引资、促进高能级平台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工作主线,谋定后动、担当善为,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商务力量。一是围绕推动高品质消费升级思路,把握好国家实施加力扩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窗口期,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二是围绕强化高质量招商引资思路,按照“3+4+3+N”招商工作法,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链引群,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效。三是围绕促进高能级平台建设思路,通过实施“三大行动”(即河南自贸区焦作联动创新区提升行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提质行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增效行动),实现河南自贸区焦作联动创新区探索形成创新实践案例3个以上、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量的35%以上。四是围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思路,全力稳外贸、稳外资、稳外经,着力优化提升开放通道、贸易投资、营商环境,以对外开放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焦作外贸外资外经实现新突破。
宋振宇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系统谋划了全市“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站位高远、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催人奋进。市农业农村局将聚焦“两区一市”建设,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焦作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三农”力量。
一是建设全国粮食高产引领区,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实施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10万亩“吨半粮”高产示范区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420万亩以上,产能在200万吨以上;持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新开工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高质量开展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二是建设全省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区,聚焦粮食、怀药、家禽、调味料、新茶饮等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优势的全产业链重点链,力争2025年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0亿元。三是建设全国种业强市,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我市100万亩小麦种子基地优势,依托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焦作)、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温县)试验站等育种创新平台,全面提升育种、制种能力和水平。同时,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是明友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书记李亦博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对全市文旅文创融合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焦作文旅系统将持续推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的重要支撑、全省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地。
一是着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建立完善项目谋划、推进机制,持续推进新安路商业街等44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云川印象等33个新开工项目,谋划实施山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34个中长期项目,全年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二是着力推动文旅消费扩容。坚持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水平供给创造需求,通过高质量办好“一赛一节”、举办好各重要时间节点文旅促消费活动、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消费新场景、强化宣传引流等举措,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8000万人次,过夜登记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推动“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三是着力推动文旅业态焕新。创新“文旅+”“+文旅”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城市旅游、提质景区旅游、提优乡村旅游、提效多业融合。四是着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深入挖掘在地文化资源,构筑鲜明文化标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培育形成一批文化赋能示范性项目,努力打造在全国叫得响、传得开的特色文化品牌。
原红波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力实施“12345”工程,积极打造互联通畅、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
“1”是以我市中原大宗物资综合物流枢纽作为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为抓手,加快推进焦煤东部大宗内贸枢纽、河南(武陟)国家干线公铁联运物流港、山东港口豫北内陆港等一批多式联运项目,全力推动传统货运物流业转型升级发展。“2”是进一步优化施工环境,加速推进焦平高速、沿太行高速焦作段2个项目建设。“3”是加强协调,力争呼南高铁焦洛平段、焦唐高速、国道327沁济源段3个项目开工建设。“4”是加强施工组织,抓好工程督导,确保沿黄、沿太行焦济段、沁伊、长修4条高速建成通车。“5”是抓好五项工作,即推动新焦铁路、晋新高速扩容改造、省道104武陟高村至丹河桥段改建工程、国道207温县至孟州段改建工程4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推进客运转型发展,积极构建灵活便捷、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定制客运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网络货运新业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动运输行业绿色转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行业监管闭环管理,加强交通执法,提升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通过强化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道路运输经营者安全生产分级分类动态监管等手段,筑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底线。
董明国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客观总结成绩、把握大局大势、聚焦当前问题、着眼谋划长远,为全市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市市场监管局将坚持“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一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落实认缴登记制度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分类注销、代位注销等重点改革任务,完善“焦个企惠”综合服务平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二是深化公平竞争治理。进一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探索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着力提振消费信心。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治理消费领域痛点问题,凝聚消费环境建设共治合力,在全社会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四是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纵深推进质量强市、标准焦作、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引导企业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创新,大力推广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着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稳链强链效能,强化知识产权跨区域协同保护,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五是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强化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问题排查治理,切实提高应急处置水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敬章斌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系统施治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厚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的生态底色,对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作出具体部署。作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将全面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建设生态宜居示范城市为引领,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焦作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力推进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扬尘污染等六大专项治理行动,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海河源头、黄河流域、南水北调沿线以及工业园区等“三河一区”为重点,实施专项治理,以小流域治理带动大流域改善。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重点建设用地联动监管,严控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环境风险,保障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稳定。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持续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体系、水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体系,加快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魏 松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凝心聚力、鼓劲提气的重要作用。
市人社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焦改革所急、发展所需、民心所愿,坚定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人社领域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更大力量。一是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促进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参保覆盖面。推动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落实落地。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三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落实“焦作英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对重点产业急需人才实施职称评审政策倾斜。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育,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