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题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博爱“太行竹林水乡”西张赶村接待游客超2万人,全村营收约12万元。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凭借资源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成为焦作农文旅发展的典范,其背后是博爱提质增速、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期,农夫山泉太行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落户博爱,这是农夫山泉在中原大省河南布局的第一个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将是一个集智能数字化生产、工业旅游、仓储运输于一体的现代工厂,未来产能将覆盖中原地区。
今年以来,博爱县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锚定“四高四争先”,坚持“四个聚焦”,围绕市“三十工程”和“3+13+N”产业链群,持续推进“2345”工程,在七大关键领域蓄势发力,谋划实施了155个重点项目。
以“粮”为本,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博爱县依托种业龙头企业,积极谋划3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以周边地区9亿株蔬菜种苗需求为契机,构建现代化蔬菜繁育集群,今年育苗能力预计1.3亿株以上;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为抓手,与农夫山泉集团合作研发怀药、怀姜饮品,推动粮食生产向粮食加工、品牌营销延伸。
向“新”而行,培育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博爱县持续打造轮胎、健康美食、能源、新材料4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全力推进铝基新型环保材料、生物制造、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新开源、华润电厂、天基轮胎等重点企业,瞄准“饮材食轿”四个方向延链补链,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省市财政、国资集团合作设立产业基金,招引优质项目落地,力争全年招引亿元项目20个以上。
以“技”育才,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博爱县实施了“添翼计划”和“345”创新行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确保“四有”研发活动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全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快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目前,该县加快推进新材料职业学院二期建设,深入落实“怀川英才计划”“1+18”人才政策,为全县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以“品”为要,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博爱县积极盘活县域老厂区空闲土地,探索第四代住房和智慧养老社区建设;开展“绿美博爱”行动,推进公园片区综合开发;中小学校扩容提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小班额教学全覆盖;建成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乡镇卫生院达标率100%,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率提升至95%;建成5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3个普惠托育机构,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以“旅”促消,提升文旅发展能级。博爱县充分利用人文资源优势,将竹林文化融入城乡建设,积极探索发展竹林风情民宿区、开发八极拳非遗研学等产品,举办鄈城文化节、音乐节、乡村旅游文化节、红叶节等一批文旅活动,进一步叫响“太行竹林水乡”品牌。加快推进博爱创意园、竹浪岛等文旅融合项目建设,融入本地非遗、民俗元素,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休闲度假文旅产品。
以“育”为源,持续壮大枢纽经济。博爱县紧扣省委“加快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充分利用好月山站、焦作西站、豫北内陆港等区位优势,加快推进焦作市国家煤炭储备基地、焦作西站存车线改造等项目,打造区域性综合货运物流枢纽;充分发挥豫晋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桥头堡”作用,与山西泽州在文化、防汛、产业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深化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加快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大力推动“公、铁、海”联运上档升级,融入全省交通“一张网”格局。
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博爱县以“五基四化”为抓手,大力实施“一社区一品牌”提升行动,强化阵地建设,持续重点突破,加快完善“党建+网格+大数据”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切实把矛盾风险发现在网格、化解在基层。
(记者王玮萱)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博爱“太行竹林水乡”西张赶村接待游客超2万人,全村营收约12万元。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凭借资源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成为焦作农文旅发展的典范,其背后是博爱提质增速、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期,农夫山泉太行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落户博爱,这是农夫山泉在中原大省河南布局的第一个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将是一个集智能数字化生产、工业旅游、仓储运输于一体的现代工厂,未来产能将覆盖中原地区。
今年以来,博爱县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锚定“四高四争先”,坚持“四个聚焦”,围绕市“三十工程”和“3+13+N”产业链群,持续推进“2345”工程,在七大关键领域蓄势发力,谋划实施了155个重点项目。
以“粮”为本,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博爱县依托种业龙头企业,积极谋划3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以周边地区9亿株蔬菜种苗需求为契机,构建现代化蔬菜繁育集群,今年育苗能力预计1.3亿株以上;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为抓手,与农夫山泉集团合作研发怀药、怀姜饮品,推动粮食生产向粮食加工、品牌营销延伸。
向“新”而行,培育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博爱县持续打造轮胎、健康美食、能源、新材料4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全力推进铝基新型环保材料、生物制造、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新开源、华润电厂、天基轮胎等重点企业,瞄准“饮材食轿”四个方向延链补链,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省市财政、国资集团合作设立产业基金,招引优质项目落地,力争全年招引亿元项目20个以上。
以“技”育才,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博爱县实施了“添翼计划”和“345”创新行动,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确保“四有”研发活动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全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快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目前,该县加快推进新材料职业学院二期建设,深入落实“怀川英才计划”“1+18”人才政策,为全县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以“品”为要,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博爱县积极盘活县域老厂区空闲土地,探索第四代住房和智慧养老社区建设;开展“绿美博爱”行动,推进公园片区综合开发;中小学校扩容提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小班额教学全覆盖;建成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乡镇卫生院达标率100%,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率提升至95%;建成5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3个普惠托育机构,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以“旅”促消,提升文旅发展能级。博爱县充分利用人文资源优势,将竹林文化融入城乡建设,积极探索发展竹林风情民宿区、开发八极拳非遗研学等产品,举办鄈城文化节、音乐节、乡村旅游文化节、红叶节等一批文旅活动,进一步叫响“太行竹林水乡”品牌。加快推进博爱创意园、竹浪岛等文旅融合项目建设,融入本地非遗、民俗元素,打造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休闲度假文旅产品。
以“育”为源,持续壮大枢纽经济。博爱县紧扣省委“加快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目标,充分利用好月山站、焦作西站、豫北内陆港等区位优势,加快推进焦作市国家煤炭储备基地、焦作西站存车线改造等项目,打造区域性综合货运物流枢纽;充分发挥豫晋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桥头堡”作用,与山西泽州在文化、防汛、产业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深化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加快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大力推动“公、铁、海”联运上档升级,融入全省交通“一张网”格局。
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博爱县以“五基四化”为抓手,大力实施“一社区一品牌”提升行动,强化阵地建设,持续重点突破,加快完善“党建+网格+大数据”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切实把矛盾风险发现在网格、化解在基层。
(记者王玮萱)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