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题
4月26日下午,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小麦联合创新实验室内,高级农艺师刘兢文正与省农业科学院丰优育种团队主任周正富专注地操作着先进的品质分析仪。“这些仪器能快速分析小麦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等品质指标,为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刘兢文说。
这是温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农业科技赋能传统种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农业科研一线坚守20余年的刘兢文,在温麦系列新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农业新技术研究推广等方面表现突出,先后培育了7个小麦品种。他主持培育的“温麦35”新品种,集矮秆大穗、抗病抗倒等优良特性于一身,去年8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推广80000余亩。
作为全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温县小麦种子基地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占全省小麦种子基地面积近十分之一;作为河南省重点县级农业科研机构,温县农科所近70年来持续推动育种技术创新,肩负着推动河南建设现代种业强省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温县农科所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与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国家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产学研基地、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中种(温县)小麦创新研发中心科研创新平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温县试验站等重要平台。去年4月,焦作市政府与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签约,共建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焦作)以及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温县)试验站。
“基地围绕小麦、玉米、大豆等优势产业,组建16人专家团队,推进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流的中试和成果转化平台,为焦作打造‘小麦之都’、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温县农科所所长米爱林说。据介绍,专家团队目前正全力做好超高产新品种多点鉴定、新品系联合测试、新技术应用转化等工作,力争合作期间培育小麦新品种1~2个、玉米新品种1个。
温县作为著名的“怀药之乡”,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四大怀药”种植历史悠久,2023年温县铁棍山药被列入全国土特产名录。近年来,温县依托现代育种技术,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四大怀药”,深入开展“四大怀药”茎尖脱毒研究培育工作,构建起怀药脱毒种栽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为怀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种源保障。
在“四大怀药”种质创新研究室内,科研人员培育的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长势良好。据了解,地黄脱毒能脱去植株体内的病毒,实现提纯复壮,增产10%~30%,亩均增产约300公斤,亩增收约1000元。每年春季,温县农科所为农户提供约5万株优质脱毒地黄种苗,可满足800余亩种植需求。
目前,温县农科所已培育出12个小麦品种、3个玉米品种和7个怀药品种,温麦系列种子在全国累计推广4亿多亩,助农增收300亿元,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20多项。
从品质分析到脱毒培养,从育种实验室到示范基地,温县农科所正以科技创新重塑传统农业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将不断在育种、繁种等方面下功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农业科技成果扎根田间、结出硕果。”米爱林说。
记者 陈 彬 原文钊 通讯员 张 倩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4月26日下午,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小麦联合创新实验室内,高级农艺师刘兢文正与省农业科学院丰优育种团队主任周正富专注地操作着先进的品质分析仪。“这些仪器能快速分析小麦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等品质指标,为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刘兢文说。
这是温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农业科技赋能传统种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农业科研一线坚守20余年的刘兢文,在温麦系列新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农业新技术研究推广等方面表现突出,先后培育了7个小麦品种。他主持培育的“温麦35”新品种,集矮秆大穗、抗病抗倒等优良特性于一身,去年8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推广80000余亩。
作为全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温县小麦种子基地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占全省小麦种子基地面积近十分之一;作为河南省重点县级农业科研机构,温县农科所近70年来持续推动育种技术创新,肩负着推动河南建设现代种业强省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温县农科所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与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国家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产学研基地、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中种(温县)小麦创新研发中心科研创新平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温县试验站等重要平台。去年4月,焦作市政府与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签约,共建神农种业实验室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焦作)以及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温县)试验站。
“基地围绕小麦、玉米、大豆等优势产业,组建16人专家团队,推进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流的中试和成果转化平台,为焦作打造‘小麦之都’、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温县农科所所长米爱林说。据介绍,专家团队目前正全力做好超高产新品种多点鉴定、新品系联合测试、新技术应用转化等工作,力争合作期间培育小麦新品种1~2个、玉米新品种1个。
温县作为著名的“怀药之乡”,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四大怀药”种植历史悠久,2023年温县铁棍山药被列入全国土特产名录。近年来,温县依托现代育种技术,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四大怀药”,深入开展“四大怀药”茎尖脱毒研究培育工作,构建起怀药脱毒种栽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为怀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种源保障。
在“四大怀药”种质创新研究室内,科研人员培育的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长势良好。据了解,地黄脱毒能脱去植株体内的病毒,实现提纯复壮,增产10%~30%,亩均增产约300公斤,亩增收约1000元。每年春季,温县农科所为农户提供约5万株优质脱毒地黄种苗,可满足800余亩种植需求。
目前,温县农科所已培育出12个小麦品种、3个玉米品种和7个怀药品种,温麦系列种子在全国累计推广4亿多亩,助农增收300亿元,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20多项。
从品质分析到脱毒培养,从育种实验室到示范基地,温县农科所正以科技创新重塑传统农业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将不断在育种、繁种等方面下功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更多农业科技成果扎根田间、结出硕果。”米爱林说。
记者 陈 彬 原文钊 通讯员 张 倩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