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绞胎瓷作品首次入藏国家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5/1/28 10:23:39 来源:焦作日报
新闻中心首页
1月21日,北京传来喜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柴战柱创作的绞胎瓷作品《孔雀开屏》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这是我市绞胎瓷作品首次入藏国家博物馆。
绞胎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绞胎瓷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此次入藏国家博物馆的《孔雀开屏》作品,采用当阳峪黑、白两色瓷泥,用上百条线条纯手工编花而成,层叠紧密,工艺天成,完美复原了宋代绞胎瓷的原始容貌,创新展现了中国绞胎瓷的传统工艺。作品中,孔雀的羽毛纹理细腻逼真,每一根羽毛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瓷韵的故事,其花纹表里如一,内外相通,充分体现了焦作当代绞胎瓷的独特魅力。
(记者 王玮萱)
总值班:陈 彬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王建新 |
编 辑:赵银岷 |
校 对:王经东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1月21日,北京传来喜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柴战柱创作的绞胎瓷作品《孔雀开屏》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这是我市绞胎瓷作品首次入藏国家博物馆。
绞胎瓷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绞胎瓷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此次入藏国家博物馆的《孔雀开屏》作品,采用当阳峪黑、白两色瓷泥,用上百条线条纯手工编花而成,层叠紧密,工艺天成,完美复原了宋代绞胎瓷的原始容貌,创新展现了中国绞胎瓷的传统工艺。作品中,孔雀的羽毛纹理细腻逼真,每一根羽毛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瓷韵的故事,其花纹表里如一,内外相通,充分体现了焦作当代绞胎瓷的独特魅力。
(记者 王玮萱)
总值班:陈 彬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王建新 |
编 辑:赵银岷 |
校 对:王经东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